![]()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買硬碟運氣很重要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94295)
|
---|
引用:
我的經驗是以USB 2.0或IEEE-1394外接時會測不到溫度, 改用內接或eSATA就可以偵測到溫度。 |
無責任發言...
昨天與一位做網路磁碟的朋友聊過, 他說他在公司測過與猛操過這麼多款硬碟, 還是死雞排最穩, 幾乎沒掛過, WD死傷無數... 以他經驗是限於主流40G~320G, 之後版本就沒測過 加上死雞11代的效能不是有點問題? 我也在猶豫要賭那邊 :confused: |
引用:
這種說法聽聽就好, 只是剛好WD這邊買到的比較差 另.... S牌也發生過雞瘟 那才叫可怕.......還好我都有避開 :stupefy: 其實H牌最穩 從IBM接手後都沒發生什麼大事.................. |
我也覺得運氣很重要
我用過三星,日立和希捷 從IDE介面到SATA2 硬碟從來都沒出過任何問題 只剩WD的還沒用過 可能是我很幸運吧!!!! |
許多認識敝人的便知道,
敝人有「蒐集強迫症」, 啥都蒐集,尤其是硬碟, 硬碟種東西,絕對絕對沒有「哪一家特別容易出包」這種事, 因為「運氣才是王道」! 十多年前大家最盲目推崇的 Quantum,一直持續到火球皆然。 而火球世代前三年內,敝人就蒐到四顆掛點的, 包括兩顆電路版燒掉(確定不是電供的問題)以及兩顆壞軌, 這些還是正常使用下出問題的。 老實說,敝人的硬碟出包率很「平均」分配在各廠牌, Quantum、IBM(HITACHI)、Seagate、WD、Maxtor、Corner, 真的很平均,沒有獨厚哪一家。 p.s. 『硬』要說數量要分勝負,IBM(HITACHI) 壞軌量是稍領先一滴滴。 |
引用:
說的是, 自己也是用過HT ST WD,都有壞過,的確無絕對的 題外話,當初IBM那時候真的還滿慘的,自己也碰過(單碟15G的45G和單碟20G的40G->好像那時候號稱藝術硬碟), 不過當初IBM的市佔率是不是比較高? :confused: 因為那時候聽到的案例還滿多的 :nonono: |
不管哪一牌(就個人用過的c,q,m,i,h,s,w,t),哪裡製造都一樣,還是運氣最重要.
個人除了運氣不好買到得某一款得雞瘟的(雞瘟不管哪一牌都發生過),硬碟大多是3年多後損壞,所以自從seagate有5年保固後,都只買seagate而已. |
呵呵~~沒錯...
不過早幾年20g~40g的時候,hd還比較不容易壞... 現在hd是大了且便宜了,但是卻容易壞... :jolin: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