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DVD±R 紫外線照射實驗 Part.3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64839)
|
---|
引用:
變色龍用的不是太誘的染料,是三菱的AZO染料。 |
引用:
是的, 有了一個結論. 紫外線的影響不容忽視. 變色龍看來在第3次72小時, 在4G以上突然出現大量的PI errors,及PI failures. 同時伴隨PO-failures. 變色龍還是不要燒太滿. |
引用:
另, 出現PO-failures的變色龍突然在第3次72小時大量出現. 所以仍不能知道PI errors及PI faulure的數值到多大, 可讀性會開始有問題. 可以請Ricky777大大再作24/48小時的測試嗎? 因為That's看來PI errors已經很高了,而PI faulure也快速增加中, 有可能可以看到PO-failures. |
引用:
樓主辛苦了.... :agree: 雖然紫外線測試跟染料的保存性有關,但是它也只是其中的一種變因, 又,雖然樓主的測試很簡單:只是要告訴大家光碟片不要日曬.... 但是,這種測試還是很有說服力....跟小弟的話比起來 :) 雖然影響光碟保存的因素有很多啦...... 引用:
引用:
+n 小弟附議這兩種說法。 光照加速試驗是從CD-R時代就有的試驗, 當年的試驗背景,是因為業者為了銷售產品而作出來的, 當年的RICOH HR100真的很猛.....(不是現在藍色面板的HR100=.='''.....) 柯達金片跟三井金片也是測試中的佼佼者..... 不過很遺憾的,在時光的潮流中被眾人所遺忘了... 引用:
引用:
所以看到業代發言,要審慎因應..... 小弟就是業代,但..... 變色龍的銷售好壞,跟小弟所在門市無關, 如果要說有的話,就是來客數被影響到了... :think: 路過回一下.... 就 這樣 |
引用:
看到這次實驗... 小弟對於變色龍或是V-Star是用三菱AZO染料的存疑再次增加.... 如果真的是純三菱AZO 那樣衰退的特性應該跟ricky777大的實驗裡面的Mitsubishi的衰退特性是一樣的 但是就實驗看來 從PIF來看的話....變色龍的PIF急速增加是從第72HR到第144HR...That's也是一樣 相反的...Mitsubishi雖然也是有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沒That's或是變色龍的那麼大..... |
引用:
看來RICOH C/P值比變色龍好很多 多屯一些吧 |
雖然方法可能不夠周延、正確
比對及控制變因似乎也不甚完整 ! 縱然結論雖非定論, 但一樣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個人感覺,這可能是最近 個人看過最用心的一個求證的實驗 ! (即使結論可能與事實有所出入, 但比太多"聽說"或"PIE/PIO"式的品質資訊實際100倍 !!) Ricky777大大 謝謝你的用心及無私分享 !! :like: :like: :like: |
好測試
給你推一下(人工置頂機制啟動!!!) 不過我自己是不可能會把光碟片拿去曬太陽的 :D |
引用:
嗯~的確 看了一下,That's有快掛的跡象... 小弟將針對剩下的三片做測試 每次照射時間改為24小時 再看看PIF與PO的變化 |
引用:
剛好相反吧~ 這樣讓我反而覺得變色龍c/p值更高了 因為這樣是顯示變色龍用的是太誘染料的可能性大增 本來阿~既然是太誘的b級片怎麼故意用三菱染去做b級 根本不合常理 變色龍根本骨血都是正統太誘無誤 c/p比怎會比爛萊德代工的低呢 價格也差沒多少 光爽度就差很多~至少對我而言是這樣 而太誘染料本來就不耐光照 雖然在這項測試中居劣勢 但是現實中並不可能有人故意這樣保存片子 以正常收納保存的持久性而言 誰勝誰敗還很難說呢! 所以這種實驗當成趣味性~笑笑就可以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