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不用PCI介面的Serial ATA擴充卡(S-ATA硬碟轉成IDE介面的轉卡)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87901)
|
---|
這東西目前的優勢可能只有,不佔用PCI(IRQ)插槽下,能享受S-ATA介面的細細的資料排線及熱拔插(但相容性/穩定度不知如何).
若是當未來IDE硬碟功成身退,只能買到S-ATA的硬碟,而舊電腦上偏偏只有IDE介面時,除了S-ATA擴充卡外的另一種選擇. |
也就是說效能並無增長~只是轉換排線罷了....ATA133加減用好了...
只是最近很多硬碟都看不到ATA133的...好像只有M牌跟H牌的7K250有... 其他都是ATA100....為啥@@? |
引用:
因為ATA100和ATA133實際效能根本沒差... :) |
這東西有一個缺點,不難知道它的運作原理...
運作原理就是,原本的PATA一個通道可以有兩個DEVICE(也就是一條排線上的兩台裝置),這轉板上的兩個SATA接口就是接在這兩個DEVICE接口上,只不過中間有透過了橋接晶片。眼明的玩家應該可以想到,這樣的話兩個SATA都是使用一個PATA通道,所有運作都跟原本PATA一樣,只是把MASTER變成SATA0,SLAVE變成SATA1,但卻與原本SATA的每個裝置擁有獨立通道完全不同,這樣的話當兩台裝置互相傳輸的時候,效能問題點就會出現,跟以往的PATA一樣,同一條排線的兩個裝置同時動作會互搶頻寬造成效能大幅下降。 熱差拔功能,應該會無效...因為終端控制器是南橋的PATA控制器,並不是真正的SATA控制器。 此外,使用M牌的橋接晶片普遍都不支援光碟機喔,要注意。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3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