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對岸說納智捷要倒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26665)

asdfgz 2017-04-16 05:27 PM

100
要...就盡快... :mad:

Earstorm-5 2017-04-16 05:29 PM

以前我試過好幾個提案, 流程如下:

XX提案 - 內容完整與否不重要.
(上級+上上級+核心級找幾位"信得過"的討論後打槍)
鄭重說明+資料佐證.
(直接被當屁 - 直屬上級開始叫你要記得自己是什麼身分, 本分!)
補充有客戶提到這個需求.
(產銷會議開始被提出, 不過通常還是被擱置 - 經驗會放好幾年.. 持續.. )
補充有另一個同業做出來了!
(產銷被提出的次數上升, 但不斷會有人輪流出來打槍)
補充有資料怎麼做!
(當初打槍的人開始轉變立場說他們本來就有這個想法)

結論: 即使老闆是本科出身, 但無法快速理解的新概念, 就會被打槍.
屬下提的 => 一定要打槍.
客戶提的 => 要找失敗理由打槍.
同業有做 => 要互相推託打槍.
有資料怎麼做 => 趕快把資料搞到手後藏私跟老闆邀功!

所以真正的納入, 是手中有資料才會開始考慮~
意思說各階主管的第一思路是: 不會做的不能同意.

CPC slaver 2017-04-16 05:43 P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先做大眾產品,累積口碑和技術後再挑戰高階產品,我想大部份人都會覺得這是很合邏輯的策略,
但你舉的這些(成功)例子都不是台灣公司,我們前面討論的其實就是為什麼這樣的道理在台灣就是做不起來?


不知道是不是華人的觀念,重實用,對於基礎科學沒興趣,可以馬上賺錢的才有人做跟研究?
比方說,神農本草經,不是為了研究、是為了吃這些東西。像是哲學類,其實老莊思想也是為了要練它,並得到好處,大多是操作性為主。人口稠密加上戰禍不斷,沒什麼條件發展基礎科學,或者比較長期看不到效應的東西。
再加上過去"台灣這個地方不會待太久"的思考模式下,漸漸出現這樣的企業文化。當然,台灣累積口碑和技術後再挑戰高階產品的公司其實不是沒有,像是做螺絲的福士,大立光,但以台灣9成企業是中小企業的模式來說,能見度跟影響力不足。而汽車產業,除了超跑、電動車以外,真的沒啥捷徑可走,雙B奧迪當年也不是打高級車招牌,而是他們的技術實在太好,當年其他車廠都很渣,自然而然變成高級車的。嚴也知道自己做不了高級車,經營不了高級品牌,但是行銷上還是宣稱啦,只是包裝,就像是台朔把歐洲的窮人品牌SKODA吹成百年工藝,然後賣貴。只是這時代資訊流通很快,消費者相對聰明,這些招沒什麼用。

nomad 2017-04-16 05:44 PM

引用:
作者老飛俠
先做大眾產品,累積口碑和技術後再挑戰高階產品,我想大部份人都會覺得這是很合邏輯的策略,
但你舉的這些(成功)例子都不是台灣公司,我們前面討論的其實就是為什麼這樣的道理在台灣就是做不起來?

你應該問的是
為什麼台灣公司的廢物老闆連這種基本策略都不懂
連基本的大眾產品都搞不好
就直接搞個牌子賣自以為爽的高價

Think4o 2017-04-16 05:49 PM

引用:
作者Earstorm-5
以前我試過好幾個提案, 流程如下:

XX提案 - 內容完整與否不重要.
(上級+上上級+核心級找幾位"信得過"的討論後打槍)
鄭重說明+資料佐證.
(直接被當屁 - 直屬上級開始叫你要記得自己是什麼身分, 本分!)
補充有客戶提到這個需求.
(產銷會議開始被提出, 不過通常還是被擱置 - 經驗會放好幾年.. 持續.. )
補充有另一個同業做出來了!
(產銷被提出的次數上升, 但不斷會有人輪流出來打槍)
補充有資料怎麼做!
(當初打槍的人開始轉變立場說他們本來就有這個想法)

結論: 即使老闆是本科出身, 但無法快速理解的新概念, 就會被打槍.
屬下提的 => 一定要打槍.
客戶提的 => 要找失敗理由打槍.
同業有做 => 要互相推託打槍.
有資料怎麼做 => 趕快把資料搞到手後藏私跟老闆邀功!

所以真正的納入, 是手中有資料才會開始考慮~
意思說各階主管的第一思路是: 不會做的不能同意.


只會複制成功的經驗啊 :laugh:
不然那些慣老闆敢大聲

welive-3 2017-04-16 05:49 PM

再加上過去"台灣這個地方不會待太久"的思考模式下,
^^^^^^^^^^^^^^^^^^^^^^^^^^^^
這種難民文化再不改,台灣哪有未來?

####################
像是做螺絲的福士,大立光
^^^^^^^^^^^^^^^^^

聽說大立光的老闆是醫生

好像台灣的聰明學生都跑去當醫生,跑去台積電了喔

Think4o 2017-04-16 06:01 PM

引用:
作者nomad
你應該問的是
為什麼台灣公司的廢物老闆連這種基本策略都不懂
連基本的大眾產品都搞不好
就直接搞個牌子賣自以為爽的高價

不是癈物...是成功賭對...然後就用相同手法一直賭,賭到輸光.

豬哥亮的賀歲片也是這種模式

Think4o 2017-04-16 06:04 PM

引用:
作者welive-3
再加上過去"台灣這個地方不會待太久"的思考模式下,
^^^^^^^^^^^^^^^^^^^^^^^^^^^^
這種難民文化再不改,台灣哪有未來?

####################
像是做螺絲的福士,大立光
^^^^^^^^^^^^^^^^^

聽說大立光的老闆是醫生

好像台灣的聰明學生都跑去當醫生,跑去台積電了喔


大立光也是走便宜的路線喔. :laugh:
醫師那是第二代了

blair 2017-04-16 08:26 PM

應該是要從基本面思考,
一個國家要有多少人口(內需市場規模),
才足以養活一個技術自主的自有品牌
如果沒有一個足夠的內需市場當作公司營運的基本盤
可能連初期階段都很難撐過

台灣的品牌
大概就是這種困境
內需市場規模不足
一旦碰到外銷打不開的情況
就退守了
這其實很正常
要研發,最最起碼公司要有賺錢,然後撥得出研發預算-〉占毛利的5%可能就很高了,請各位自己算算公司的毛利有多少...抓一下

大立光,台積電,鴻海等等,台灣的產業龍頭,都有很深的技術底
同樣的產品,完全同等的技術規格,當然是買便宜的,難不成還買貴的?錢太多嗎?
這個道理行遍全球

然後,拜託一下,這時候千萬不要拿小米跟iPhone比,小米就是個笑話

阿布拉 2017-04-17 01:02 AM

2201沒太大波動....應該是還沒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