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鳥不生蛋的地方
文章: 2,620
|
傳說中的 ATI XGP 測試與感想, 最完美的外接顯示卡方案?!
就算最完美, 但沒行銷跟執行一切都是屁! 真為那些爆肝的工程師感到可惜
(以上對AMD的想法) (以下為外接顯示的感言) 當初ASUS XG Station出來後曾經給市場帶一個震撼彈 畢竟筆電因為空間跟設定的關係所以能換的東西有限 直到ASUS XG Station第一個外接顯示卡出來後, 只要有ExpressCard的筆電都能裝, 也不會受限於體積的關係, 而且XG station也能自己換顯示卡, 自由度提高很多! 但受限於價格高貴的的關係, Express Card X1寬頻有限跟需要外接螢幕才能用, 所以推出後賣的也很慘 後來有Viidock搭配HD4670, 效能比XG的8600GT高不少但價格滿貴的, 也是跟有些筆電有相容問題, MSI GUS看起來是最有希望但上次相容性debug就知道還是有段路要走 (只有搭配MSI筆電最相容) 但這些外接顯示卡都有個致命的缺點, 就是受限於X1的寬頻, 因為ExpressCard 1.0只有PCI-E 1.0 X1的寬頻, 所以效能只有"慘", ExpressCard 2.0就不會折腰那麼多效能, 因為他是用PCI-E 2.0 X1, 寬頻比1.0多一倍, 但跟X16比還是少很多 寬頻比較 ![]() ATI XGP就徹底解決外接顯示卡寬頻嚴重不足的窘樣, 沒甚麼比PCI-E X16還快的, 為甚麼不直接拉出來外接用..? 於是就成了XGP, 說穿不過就是一條外接PCI-E X16 (就像ESATA那樣), 而且也能跟PCI-E升級, 如果PCI-E 3.0推出時還有新筆電有XGP的話就直接變成PCI-E 3.0 X16, 這樣就擁有16GBps (128Gbps)的極速寬頻. 不過可惜就像XG Station一樣, 都是雨聲非常小, 而ATI XGP主要問題是顯示卡是由筆電廠商製造還是顯示卡廠商製造舉棋不定, 還有就是FUSION跟XGP走完全不同路線..畢竟XGP當初是在設計R600所產下的side project, 那時還沒被AMD買下. 反正推出的時候只有兩款筆電有XGP, 那就是Acer Ferrari One跟Fujitsu Siemens Amilo SA 3650 (只有在歐洲有賣的樣子),Amilo一開始就直接搭配ATI筆電卡王Radeon HD 3870 XGP, Acer隔了一年後才推出DynaVivid配 HD4670 XGP, 而且只有法國有賣而已. 所以一般要購入XGP也是非常不容易. 在下在一次機緣下獲得Radeon HD 3870 XGP, 所以也趁機體驗一下小筆電配昔日的卡王是甚麼樣的感受. 主角: Amilo Graphic Booster (用手機照的 所以抱歉傷眼) 正面 (貼了一塊ATI XGP貼紙) ![]() 上面 ![]() 後面 (Power, DVI X1, HDMI X1) ![]() 右邊 (XGP接口, USB X2), 話說DynaVivid有6個USB. ![]() 下面 (吸風口) ![]() 這款XGP體機還算滿小的, 約13X17X3cm, 比Acer Ferrari One小一半, 但比較厚. 第一眼的感覺就像小綿羊 XD, 一點不像一代卡王的樣子, 而且也滿安靜的, 有時還要把手放在通風口上去確認它有開啟. 法拉力上的XGP接口 (終於派上用場了, 這叫養兵一世用兵一時) ![]() 跟法拉力合體 ![]() 續待 (貼圖限制 Orz) |
|||||||
![]() |
![]() |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鳥不生蛋的地方
文章: 2,620
|
XGP再裝上去支前還需要先反安裝原本的驅動, 然後用網路上的結合驅動就能使用XGP了 (我用fujitsu結合驅動)
當你插上XGP時營幕會閃一下(自動切換到XGP), 然後跳出視窗來問你要加速原本的螢幕(筆電)還是額外的螢幕(外接), 我都選筆電的螢幕 ![]() 能用筆電上的螢幕真的是很方便, 即使帶出去外面也不用跟人借銀幕了 ![]() 不想用時就跟USB一樣, 點退出後就能直接把XGP拔起來, 螢幕也閃一下自動切換到內建, 不需要手動調整 ![]() 不知為甚麼它顯示是Acer DynaVivid,雖然我是用Graphicbooster+fujistu驅動 GPU-Z 驗身 內建HD3200 (ACER低速版, 記憶體只跑可憐的266Mhz(533)而已) ![]() HD3870 XGP, 注意是跑PCI-E 2.0 X8, 不過記憶寬頻好像算錯了? 因該是64GB才對) ![]() 這款Mobility HD 3870 650/1000Mhz 時脈比桌機版HD 3870的775/1100MHz GDDR4低些, 但比一般行動版的HD 3870還高 (650/850Mhz) 測試配備 Athlon X2 L310 1.2Ghz 2X 1GB DDR2 RAM 250GB 5400RPM HDD Radeon HD 3200 @ 380/266Mhz 32bit 384MB sideport Radeon HD 3870 XGP @ 650MHz/999Mhz GDDR3 256bit 512MB Windows 7 Home Premium 64bit 測試都用1280X720解析度 WEI HD3200 ![]() HD3870 XGP (小超一下就能破7.0了吧? XD) ![]() Devil May Cry 4 ![]() Resident Evil 5 ![]() Street Fighter IV, The Last Renmant, Final Fantasy XIV (基本上從幻燈片到順暢) ![]() 3DMark2K1SE, 03, 05 + Cinebench 10 (特別來賓, Turion X2 TL58 + X1200內建 + 4GB) ![]() 3DMark06 ![]() 感想 可惜L310時脈太低, HD3870效能明顯被CPU卡住, 像Amilo SA3650搭配 ZM-86 2.4Ghz (剛好是L310的兩倍時脈) 效果提高快一倍 (3DM06 1280X1024破8000), 效能比內建HD3200提高800%都沒問題, 但遇到L310只能提升到4~500%而已, 不過遊戲基本上都能跑原生解析度+中高特效(新的遊戲大概就中等特效), 除了陰影通常要關起來 (這個最耗CPU), 比起內建的幻燈片效能強太多了, 內建的話跑遊戲除非是那種不太操硬體(通常是老遊戲),一般都需要降低解析度跟特效才能跑的順 如果AMD真的有心推廣XGP的話那對我們這些消費者是一大福音, 畢竟它是唯一解決外接寬頻嚴重不足的方法, 可以讓顯示卡發揮100%. 不過可惜跟Fusion融合的理念不合, 再說這也會讓NV發展出新的春天 (畢竟NV現在沒主機晶片, 靠XGP可以搞個外接南僑?) 還有就是XGP AMD一年獨佔早就結束了, 所以Intel想搞也是可以的, 不過看Intel也是想把NV踢出去的樣子所以是更不可能. 目前最哈的是HD 5830 XGP, AMD也是配法拉力來展示, 但可惜也只有展示而已 (還配三銀幕..流口水) ![]() 以下為異想天開 (前提是XGP在筆電跟桌機普及的話) 其實XGP除了顯示卡還可以接很多東西, 像是外接RAID 硬碟, 轉檔Box等 而且可以跟家裡電腦, 公司電腦, 筆電通用, 像是外接RAID, 不會只在家裡爽, 出外用筆電也用外接RAID (超猛外接硬碟?) 轉檔Box可以把顯示卡跟硬碟裝在一起然後接上XGP, 這樣轉檔時就丟給顯示卡去轉然後直接到外接硬碟上, 然後自己的電腦同時能全力做自己想做的事. (同時能Editing, Render跟轉檔...爽阿!) 外接Quadro/FireGL就能在家裡跟公司共用一個顯示卡 (畢竟這個貴很多), 筆電也能順便接而不用買配有貴森森的筆電專業卡 但主要還是外接顯示卡,這樣一卡多用, 你的電腦跟筆電都能用, 出外時跟筆電一起帶出去, 家裡時就接桌機, 就算壞了也不用拆機器, 相對桌機被燒了顯示卡也不用一起報銷, 然後升級只要換個顯示卡這樣多台機器都能感到效果 ![]() 還有不用時可以完全關起來只用內建, 這樣能省不少電力, 用時再打開插進去就好, 不像Optimus有些軟體就開不了獨立顯示(像Maya就是..只用到內建Orz) 此文章於 2011-01-08 05:31 AM 被 HardCorr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Taipei
文章: 1,813
|
呵呵! 感謝您的分享.
您的異想天開真的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大福音....不過對廠商來說,可是不樂見啊! 站在我自己消費者的立場,希望這好料的產品能推廣普及. ![]()
__________________
石頭也要榨出油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446
|
有點小疑問
他是一個外接盒,可以讓USER自由更換顯示卡 還是說他是一個已經配好顯卡的外接裝置,我們不能任意更換內置的顯卡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1,071
|
引用:
是後者。 只是市場能見度太低了,當初 ATi 沒有極力推這個接口感覺還蠻可惜的。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樓主寫得真好
![]() 看完簡介, 我覺得這樣的設計, 功能比不上 NB 底座(專有規格) 彈性比不上 ExpressCard(開放規格) 小弟不太認為這東西推的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
![]() |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鳥不生蛋的地方
文章: 2,620
|
引用:
喝喝多謝 對消費者是好料, 但對廠商就不怎麼想了 如果能外接升級顯示卡的話(或者更換外接南僑)那就不太需要買新筆電, 這也是筆電廠商不希望見到的. (畢竟筆電的顯卡都差桌機一級還有時脈比較低) 引用:
沒錯 其實它也可以改成一般PCI-E X16插槽(ExpressCard都能接了,這個更可以), 相對就比筆電版的體積更大 (尤其加上PSU的話) 引用:
其實功能是可以做的起來, 有PCI-E X16加持可以接一堆東西也不用擔心寬頻會不夠 (就當作外接南僑), 能想到同時接10個USB 3.0/SATA 6Gb硬碟跑全速還有寬頻可以用就會流口水...... 只能說AMD一點都不用心推廣, 起碼配AMD平台可以一起搭配吧? 等到有一定的量自然會有市場. 此文章於 2011-01-08 05:00 PM 被 HardCorr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引用:
NB 底座只是IO強而已 彈性是比不上 EXPRESS CARD 可是以後高級的AMD NB 都有 XGP PORT 那麼很多玩家都會投靠過去的 我記得以前有個網友也PO過類似的東西 不過是用 EXPRESS CARD 但是顯示卡隨便你換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找到文章了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803
|
哪天筆電換卡可以這樣普及
再來買一台來玩玩 出門用內建 回家用外接 挺不錯的 ![]()
__________________
良興卡號:1321483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