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本次測試燒錄機是使用LITE-ON 481248W與482448S
使用WSES1.07作測試軟體 碟片以 THAT"S RV做樣本 (單一碟片做交叉測試) OS:純 DOS 98 模式 此步驟以48X作燒錄 沒做CLOSE的動作所測到的C1/C2 做CLOSE的動作所測到的C1/C2 作CLOSE兩者的比較是因為我之前有對某大大的測試報告有疑問 所以在此PO上我做的測試 此文章於 2002-12-26 02:31 PM 被 小水-aqua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Re: 讀取速度與C1/C2之間的關聯性
48X的C1/C2
限定讀取速度為40X 限定讀取速度為24X 限定讀取速度為8X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Re: Re: 讀取速度與C1/C2之間的關聯性
換一台同時期購買的燒錄機(以前用來做padus的COPYRIGHT)
是否發現同一機型但是不同台的燒錄機讀取同一片碟片 讀到的C1/C2也並不相同 ^^ 在來換一台同是48X讀取的482448S的燒錄機讀取看看(新品)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希望大家都看的懂 ^^"""
有問題可以發問~~~ 但是希望不要再像前面的文章討論一個不知道的特性而辯論其意義在哪... WSES大家應該都有,我也只是把關聯性作個測試交叉讓問題顯現出來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70
|
謝謝你的測試 幫你推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604
|
片子還可以讀嗎?
因為我之前測的片子,就算C1、C2跳得亂七八糟, 片子裡的資料都還是能完整正常讀取。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其實C1跳動是很正常的
因為超過24X開始燒錄速度便以Z-CAV或者P-CAV燒錄 所以C1的位置大小你可以使用NERO的CD SPEED來比對C1值與燒錄速度的關係 看你所買的碟片在做幾倍速燒錄時的C1比較高 因為燒錄機每提高一次燒錄速度不管是燒錄功率跟轉速都會提高 自然的C1值也會跟著跳動,而燒錄後的碟片外觀自然也會造成一圈圈的顏色深淺 這是很正常的 資料燒錄後可以去下載一些軟體來測試讀取性 以新版的NERO都有SCANDISK可以做類似磁軌的可讀取性作測試 並且會有分析讀取檔案的名稱讓你知道是哪各有問題 測試軟體很多你可以用看看 ^^ AUDIO格式只能靠WSES這一類的測試軟體才能測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