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616
|
我覺得 AMD 抓不到重點:AMD 資源有限,不可能像 Intel 面面俱到,與其開發真正四核,不如集中資源提早進入 45nm 製程,並想辦法將現有產品的頻率盡量拉高,以彌補架構上的些許落後。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 」
文章: 2,517
|
引用:
人家Intel 就是打算用製程跟產能壓死AMD...只拼製程AMD大概沒2~3年就倒了吧~ ![]() ![]()
__________________
ぶ(∀゚ )人(゚∀゚ ![]() ![]() ![]() ![]() (↑一個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作超閒不知做啥好的傢伙↑)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050
|
引用:
我想新步進的Q6000系列,很快就會讓大家開開眼界了∼ 基本上我不敢保證顆顆能上3。5G+穩定運作,不過可以保證的是 3.3G絕對可以穩定的運作∼因為上到3。5G以上,也要看個人的調教功力和散熱裝備 不過3.3G的時脈,四核心絕對沒有問題的 不用談到Q6600,就連低他一個價位的X3210(偽Q6420) 上個450*8應該是像吃便當一樣輕鬆 至少個人認為,E6700的入手價值其實極低,到最後各種軟體 勢必會走向多功方面來做優化 我想雙拳難敵四手,已不超頻來說,就算程式只支援單核心 E6700不過比E6600多了一倍頻,效能增益不大 要是像很多轉檔軟體,都支援多核心的話,Q6600超越E6700 的比例是極度恐怖的,幾乎速度就是跟核心數目成正比 E6700跟Q6600來比的話,賣點真的不大 沒有投資的價值∼ 不論爽度和後勢的隱藏優勢,多核心總是佔了很大的上風∼ 不過如果評論硬體效能的話,覺得瓶頸仍然卡在硬碟 與其不斷提升CPU,投資硬碟相形之下更是重要 尤其是以往在XP下效能不彰的SCSI硬碟機 聽說在VISTA下有著很大的改良 相信追求極度效能的玩家 拿個兩顆SCSI 15000轉做個RAID0應該是下個目標∼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3,112
|
Intel現在自己的Hapertown也是在玩不肯讓ES流到可能洩漏的管道的手法。兩邊(I社和A社)搞諜對諜已經是到了蠻瘋狂的程度。就怕其中一方搞清楚了對方的底,後上市的在final mass production stepping定案前再來tune一下,給對手迎面痛擊。
伺服器這邊,Tylersburg和ICH9搭配的實力很多廠商都在壓寶。對應的Gainestown CPU內建memory controller和可以有兩顆Tylersburg串接再加上一顆ICH9,讓PCI-E的lanes可以上7X條。如果nVidia真有授權SLI技術,那在工作站這邊就算有廠商搞出4根PCI-E x16的slot板子也不會讓我意外。 反正,現在就是等著看兩邊陣營如何打這場仗。消費者當然是等著撿便宜。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050
|
引用:
有流出來了∼少數人拿到。。不過可能下了禁令,不能PO效能和外流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沒錯唷~ 所以我說"更新E6700"的意思是要把現在用的E6700便宜轉手轉戰四核Q6600的啦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164
|
最低階由 320美金起跳 !!!
算了 , 就算效能再高 可超性再大 對我而言都太遙遠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616
|
引用:
這麼說也對。但我寧願買新製程舊架構的產品,也不願買舊製程新架構的產品。當然新製程又新架構是最好,但至少一年內對 AMD 來說是奢求。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560
|
amd cpu如果價格定太高,鐵定完蛋的,價格貴,效能如果又跟intel 上一代的四核心不相上下,那後果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家裡
文章: 594
|
引用:
K10要贏控肉應該不難.. 要比架構.. 控肉的架構一樣有缺點.. 和AMD比的話.. 記憶體控制器沒有內見到CPU造成存取記憶體的頻頸就是個缺點.. 原生雙核再由兩個原生雙核合併成4核也是缺點.. K10是原生4核..和現在的AM2的雙核不太相同.. 比較接近控肉.. 加上記憶體控制器內建.. 效能上的提升是一定的.. 問題就在什麼都內建到CPU上.. 功耗是個問題.. 良率也是問題.. 時脈的提升也是問題.. 所以單就效能而言.. K10贏控肉..是應該的.. intel也體認到這一點.. 所以要降價前都不斷的放出風聲.. 藉以攏絡消費者的心.. 7/22號降價.. 5月就放出消息.. 9月又聽說還有一波降價.. 只要有傳聞.. 原本想出手的消費者就會再度觀望.. 讓INTEL有時間準備反擊的武器.. ![]()
__________________
yunjing 簽名檔當然就是拿來簽名低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