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23
|
這樣又是警察的錯了嗎?? 2少女無照駕駛 躲攔檢撞雙亡
警攔檢一路追 無照少女撞桿雙亡
2少女無照駕駛 躲攔檢撞飛亡 高雄縣昨天發生一起死亡車禍,兩名沒有駕照的十六歲少女,騎機車找朋友,沒戴安全帽半路遇到警察攔檢,害怕被罰的少女加速逃逸,警察出動兩組人追逐,結果少女被一輛小貨車攔腰撞擊,當場死亡。 阿嬤站在孫女車禍的路口傷心流淚,小孫女才十六歲,正值花樣年華,就這樣結束生命。車禍的現場,地上還有少女當時穿的高跟鞋,戴的安全帽,碎玻璃滿地機車的坐墊已經和車身分離,兩名少女騎乘的機車,當時就是撞上這一根電線桿。家屬質疑孩子會失控發生車禍,都是因為警察臨檢追車惹的禍。 車禍發生之前,李姓和洪姓兩名少女共乘一台機車,在路邊遇到警察臨檢,害怕被處罰的她們加速逃逸,可能是太緊張,沒注意到路況,結果就和一台小貨車撞上,機車整個失控,接著又撞上了路邊的電線杆,兩名少女重傷不治死亡。家屬現在強烈的懷疑警方有疏失,認為女兒是為了要躲避警方的追趕才會釀成意外,不過警方也解釋一切是依照正常程序,兩名少女未成年沒有駕照,駕駛經驗不足才是車禍的主要原因。 李奕臻的母親傷心欲絕說,女兒和洪女是國小同學,因住家較偏遠,所以允許未成年的女兒以機車代步,但女兒騎車速度很慢,不可能無緣無故飛車衝入大馬路,她要求警方查個水落石出。 ====================================== 無照駕駛遇到警察不是要裝鎮定嗎??幹嘛亂跑哩 臨檢有人跑掉警察不用追嗎?? 不然臨檢要幹嘛的,大家都跑掉就好了ㄚ 而且兩個女生都無照又沒帶安全帽 而且又是媽媽允許的 這樣子警察又不對了嗎?? 我看這幾個警察應該多少都會被處份了吧?? 可是警察如果有看到車禍掉頭跑掉那也不對 ![]() 這樣子貨車司機應該不用陪錢吧?? 遇到自己衝出來還違規的還要陪錢嗎?? 此文章於 2010-02-28 05:52 PM 被 仙水 忍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7
文章: 17
|
千錯萬錯都是你的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26
|
這是第幾個人格?好正常.......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416
|
你怎麼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23
|
引用:
大大我是海殤君 手拿孔明扇 慾海沉浮名利爭,石光電火步此生;風塵情事揮不盡,觀世不笑是癡人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打狗城
文章: 123
|
太正常了....
你的腦部遭到駭客入侵了嗎?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不見天日 罪惡坑
文章: 167
|
靠...這麼正常,反倒使我有點措手不及、很不習慣~
所以對你我也很不正常的回應你應有的正常回應, 這種事無論如何都是家長的錯, 甚麼藉口都不該是理由, 罰他們終生不得再生育、養育子女...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南籃球場
文章: 266
|
根據條件因果關係:
若不是警察追少女,少女也不會一時緊張,也不會被貨車撞到 所以警察與少女 成立條件因果 根據客觀歸責理論: 警察追捕違規交通法規的少女,為法所容許的危險,所以 構成要件不該當。 不用到第二階違法性 依法之行為判斷 不成立該當罪責 為唯一要注意的是警察的行為有無過當,要判斷法益的輕重 少女生命法益 與 未帶安全帽 二者法益去價值判斷。 另外更要注意的是 察警可能該當遺棄罪 的純正不作為犯 純正不成為犯:法律要你做 你確不做;追捕少女出車禍 法律要你 留在現在離清責任,你卻轉頭離開,造成少女二死。 貨車司機有無罪責? 司機開車為法所容忍的風險,故貨車司機沒有任何罪責。 ps小弟亂寫大家隨便看看
__________________
每天都在跟學生打交道!!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71
|
以後會不會在路上看到這情形
有人喊搶劫,然後警察用走的嘴巴還喊,不要跑,不要跑 然後剛好記者訪問說,怎麼不用跑的去追 只見警察說,要是追太緊,歹徒出車禍或是怎麼了,又變我錯了 所以情願慢慢來,免得報告寫不完,又要賠償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1,061
|
因果條件更應該往前看吧
當天 少女不騎車:不會發生車禍 少女騎車:發生車禍 那天沒遇到警察,也可能被撞或撞車 前因後果,應該是操之在己,不是別人 此文章於 2010-02-28 07:14 PM 被 dddada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