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 五年前The Matrix給電影界帶來了一陣革命,這場革命不僅僅是來自電影技術上的,當然它也當之無愧地戰勝星戰前傳獲得了第7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電影剪接和最佳音效剪接全部四項技術獎,更重要的是它為全世界的影迷們帶來了一個震撼心靈的完美故事。觀眾在欣賞電影的同時,會情不自禁地問自己那些電影中的問題:什麼是真實?我所看到的聽到的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嗎?在這個世界中日復一日重複生活著的自己是真實的自我嗎?如果真的有另一個世界存在,我會選擇紅色藥丸還是藍色藥丸?沃卓斯基兄弟帶領觀眾進入了這個哲學與思維的兔子洞,洞有多深,只有自己去發掘。伴隨著The Matrix帶來的巨大成功,無論是商業上、藝術上還是哲學思考上的,導演兄弟倆決定讓這個兔子洞更深一些,正如Agent Smith所說,It's inevitable,影片的續集應運而生。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The Matrix Reloaded與The Matrix Revolutions是同時進行拍攝的,因為它們本來就是一部電影,作為一部龐大的續集電影,出於商業與觀眾接受程度上的考慮,這部電影分為了兩部分分別在2003年的5月和11月上映,兩部分的計劃是在電影開拍之前就確定了的。2003年無疑是Matrix文化大規模發展的一年,這一年除了Reloaded和Revolutions兩集電影,還有各種Matrix相關文化產品出爐。這當中包括了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九部動畫短片The Animatrix、展現Reloaded分支劇情的遊戲Enter The Matrix以及由Matrix概念延展開來的漫畫書籍The Matrix Comics,中間還有一些哲學研究和藝術探討的學術書籍發行(如《Exploring the Matrix》、《Take the Red Pill》、《Exegesis of the Matrix》等),官方電影網站也將Matrix概念發揮到了極致,當你使用黑客的方式進入網站隱藏內容(例如Trinity使用電腦終端黑掉電站的完整操作過程)時,如同置身虛擬世界之中。這一系列的Matrix概念產品為電影界帶來了全新的營銷模式,使影迷們在電影之外同樣能享受到與電影緊密相關渾然一體的娛樂產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Matrix系列不僅給人們帶來了思維上的衝擊,同時也給電影娛樂製造業本身帶來了新的製作理念。
全世界影迷的高度期盼使The Matrix Reloaded獲得了有史以來R級影片的最高票房,然而對於大多數希望重新獲得當年The Matrix帶來的影像刺激和心靈刺激的觀眾來說,這次兔子洞似乎走得太深了一點,大段大段的似是而非的哲學對白讓觀眾們雲山霧罩摸不著北,這似乎遠遠超過了一般觀眾所能承受的一部商業娛樂影片帶來的思考的極限。因此當The Matrix Revolutions終於露出廬山真面目的時候,已經厭倦了思考和各種版本解析的部分觀眾選擇了離開,他們發現在這集電影中依然找不到確切的答案,模稜兩可的對白不但沒有為他們解答清楚Reloaded所帶來的問題,反而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困擾,而影片開放性的和平式的結局也讓早已習慣了英雄拯救世界的好來塢模式的人們感到難以接受。因此The Matrix Revolutions迎來了有些預想不到的大量的惡評和並不理想的票房。 鐵桿Matrix迷們則採取了與大眾和影評界截然不同的態度,對他們來說,兩集續集電影才是真正的寶藏,兔子洞越深不見底他們才越高興,自由的思維樂趣才是這個三部曲電影給予他們最好的禮物。The Matrix Revolutions所帶來的東方哲學似乎也越來越影響著他們,熱愛著這部影片並為其中每一個細節每一句台詞著迷,是Hardcore Matrix迷們最高興的事,雖然,正如Rama-Kandra所說,「愛」只是一個字(Love is a word),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意義(What matters is the connection the word implies)。我知道,正是這個connection,讓我懷著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為您獻上這一篇碟報,雖然,更多的文字只是亂談。 也許正是因為太熱愛Matrix這一系列電影,所以這篇碟報用一種有點Matrix的方式推出,我不知道在看到這篇文字之前的解謎遊戲是否讓你感到樂趣或是厭煩,對於我自己來說,在有了這個想法以及為之計劃並實施的時候,安排細節的過程同時也是free mind的過程,我是樂在其中的。 雜七雜八嘮叨了這麼多,該詳細介紹The Matrix Revolutions這套碟了。一區4月6日同時發行了這部影片的全屏和寬屏版本,紅龍的這套是寬屏版,關於全屏和寬屏的區別和意義,在mov8主頁上有詳細的文章介紹,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寬屏的,更有電影感和更能體現導演的拍攝意圖是最主要的。前段時間TS出的搶快版是全屏的,我收了一張D5,看後感覺不是很爽,實在沒有電影的感覺。說到這個發行日期又忍不住要八卦一下,大家知道5在The Matrix Reloaded和Revolutions這部續集電影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字,它的二進制形式是101,而Reloaded與Revolutions兩套DVD的發行日期與它們各自的上映日期相差剛好是5個月,真是絕妙的數字。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如同The Matrix Reloaded一樣,紅龍的這套The Matrix Revolutions DVD也是採取了1+3的方式來製作正片,三區的外殼與字幕包著一區的視頻音頻,事實上一區與三區的區別也僅僅在字幕和菜單上而已,音畫質量是一模一樣的。正片是2.35 : 1的可變視頻,音軌則包含了DD5.1的英語原聲、法語DD5.1、泰語DD5.1,併合成了DD2.0公映國語配音。這個國語配音我是首映前十來天與北京碟友會的peng0216、料要香、卷兒他爸一起在八一廠混音棚聽的(配音是10月18、19日進行的,而我們是10月24日做杜比混音時欣賞的),在此特別向他們表達我的謝意。由於再沒有業餘人士的蠟筆小新式配音,所以感覺比第二集要好,手上正好有一張配音演員表,貼出來供大家參考:
Neo ----------------------------------- 孫悅斌 Morpheus、Deus ex machina ------------- 蓋文革 Trinity ------------------------------- 廖青(同時擔任譯制導演) Smith --------------------------------- 任亞明 Niobe、Cas ---------------------------- 晏積暄 Oracle -------------------------------- 徐燕 Link ---------------------------------- 王磊 Roland、Architect --------------------- 徐濤 Merovingian、Mifune ------------------- 陸撰 Persephone、Maggie、Zee、Kamala ------- 李世榮 Seraph、Sparks ------------------------ 張偉(同時擔任譯制導演) Sati ---------------------------------- 毛毛頭 Disc 1 容量7.27G,包含了129分鐘的正片和四個預告片(分別是The Matrix、The Matrix Reloaded、The Matrix Revolutions和The Animatrix,均為變形寬銀幕格式,可惜聲軌只是DD2.0的而且沒有字幕),以及包含網站連接的DVD-ROM內容。正片的音畫水準不在The Matrix Reloaded DVD之下,畫質非常銳利,真實世界藍色虛擬世界綠色的色彩基調依然維持在這張碟中。影片大部分時間都是陰暗場景,暗部的深度與細節表現相當出色,而Logos號衝出雲層時的燦爛天空與結尾時明亮的公園場景也有著豐富的色彩表現。前段時間紅龍的碟在我的松下機上存在著不容易認盤的毛病,經過大家在論壇上反映,據說紅龍調整了自己的生產線,但我還是有點擔心的,於是在出門去碟店拿碟前打開了碟機進行預熱,回來後順利讀出,整片的播放都很流暢,換層點在68分左右,停頓了大概1秒。Disc 2 則稍微不大好認,認碟時轟隆地響,第三次才讀出來。兩張碟在ROM中均播放流暢。 448K的杜比5.1環繞聲軌依然保持了Matrix系列DVD的優秀表現,Hellclub門廳戰、Zion空港保衛戰等各個戰鬥場面的低頻表現和環繞音效都是相當出色,而中置的人物對白音軌也十分的清晰,Hugo Weaving那富有功底的台詞對白聽來甚是悅耳。Revolutions的配樂是我最喜愛的一集,相對於前兩集的躁動的金屬感,這一集的音樂更加入了大量的管絃樂與唱詩班和聲以增強影片悲壯的史詩感,特別是雨中大戰中的梵文合唱曲Neodammerung和片尾的Navras更是我的至愛。 字幕方面則包括全套官方字幕:英、中、泰、韓、印尼、法、西班牙,另外還帶有CC字幕,這也是我判斷本片是採用1+3進行製作的依據。華納三區對本片的漢化是做得比較徹底的,除了中文字幕外,菜單選項和文字資料均進行了中文化。中文字幕採用了與The Matrix Reloaded一樣的楷體。 紅龍The Matrix Revolutions的包裝採用了一區DVD樣式做為封面,碟面樣式與原版不同,但選用的圖片還不錯。紅龍本套碟編號H-965。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 三區版包含英文、中文、韓文三套菜單。對這套碟的菜單,華納採取了一種比較特殊的方式製作,那就是自動適應碟機的語言設置,如果把碟機的系統語言設置成英文,那這套碟的菜單就是全英文的,如果把碟機的系統語言設置成中文,則菜單是全中文的。據F版說如果使用ROM在電腦上觀看的話,菜單會自動適應操作系統的語言,由於我是中文windows系統,所以也無法驗證在英文windows系統下的情況。不過我用PowerDVD打開時顯示中文菜單,而用WinDVD打開則顯示英文菜單,比較奇怪。菜單界面風格與The Matrix Reloaded保持一致,使用精彩動態場面做背景。 ![]() 這張碟的花絮只有四個可變寬屏的預告片,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集的預告片是全新製作的,比The Matrix DVD中的MPEG1格式預告片和The Matrix Revisited DVD中的全屏預告片效果好。除了The Matrix Revolutions是劇場版預告片外(2分22秒),其他三個都是Teaser Trailer(The Matrix、The Matrix Reloaded、The Animatrix的預告片分別是59秒、1分18秒、1分02秒),而不是最終的Theatrical Trailer。大概華納是想把幾十個預告片的全集放在收藏版DVD BOX中吧。 ![]() Disc 2 容量6.80G,是一張單獨的花絮碟,包含了影片幕後製作各個方面的幕後短片,所有短片均是全屏或不可變寬屏的,音軌則是DD2.0。紅龍本片Disc 2直接D自三區,而沒有採取1+3的方式製作,令我感到比較遺憾,詳細原因下面會提到。 ![]() Revolutions Recalibrated - 重新檢視最後戰役,一段27分鐘的making-of幕後特輯,讓觀眾跟隨演員和製作者們感受影片的整個製作過程。 CG Revolution - 電腦動畫之最後戰役,詳細介紹本片電腦特效製作的短片,長15分30秒。 Super Burly Brawl - 全方位斗陣畫面,長6分17秒的多角度短片,分故事板、製作、最終成品三個角度欣賞雨中大戰的場景,當選擇某一個角度的時候,該角度對應的畫面將作為主體顯示,而其他兩個角度也並不消失,而是用小畫面顯示在屏幕下方。 Future Gamer: The Matrix Online - 明日玩家 : 線上黑客任務,介紹即將推出的這款由沃氏兄弟創造的多人在線遊戲The Matrix Online�***長10分59秒。TMO的目標是為網絡遊戲帶來一些新的模式,讓影迷們在電影之外親自去體驗Matrix生活,具體怎麼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 Before the Revolution - 最後戰役之前,The Matrix Revolutions之前的三維故事線。所謂三維實際上就是一個3D的界面,這部分是這張花絮中非常重要的文字資料,它將The Animatrix、The Matrix和The Matrix Reloaded的劇情全部交叉串聯在了一起,以文字配圖片的方式清晰地展現了The Matrix Revolutions之前的故事流程。分為五個部分:Birth、Matrix、The One、Zion、Truth(誕生、黑客任務、救世主、錫安、真相),每一部分除了靜態圖片和文字外,還分別都有一個動態的場景。值得一讚的是華納三區漢化了全部的文字內容,這是每個黑客迷必看的內容,看看官方的故事流程線是否與你心中的一致。 ![]() 3-D Evolution - 3D演進,圖片集,包含了概念畫、故事板、劇照等各個方面的靜態圖片資料,分為「插畫構想」、「分鏡圖」、「最後場景」三個部分。大多數圖片資料都是之前從沒有公佈的,看的我大呼過癮,數了一下,一共有140多張靜態圖片。還可以選擇全部播放,不過只自動播放其中的40多張。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 Operator - 後門連接,這裡包括了四個短片: Neo Realism - 尼歐實境,12分22秒,敘述了本系列電影自子彈時間以來特效的進化與發展。 Super Big Mini Models - 超級迷你模型,8分47秒,講述微縮模型的應用。 Double Agent Smith - 雙面諜史密斯,7分11秒,看製作人員如何複製Smith,製作超過150個以上的真人模型。 Mind Over Matter - 心勝於物,8分04秒,關於武術指導與演員、替身等合力完成本片動作場景的短片。 ![]() 在一區DVD中,Operator這部分的四個短片除了可以在這裡進行選擇觀看之外,還可以在另外幾個花絮Revolutions Recalibrated、Super Burly Brawl等的播放過程中以小白兔的方式進行選擇。在1月份官方發佈的DVD資料中看到Follow the white rabbit的預告內容,我滿以為會將這項技術重新應用到正片中,沒想到結果是在花絮這裡。但是,三區的DVD沒有製作這個小白兔功能,而只能在Operator這裡直接觀看,因此說紅龍這張碟沒有按照1+3的方式製作實在是令人遺憾。不過,三區的花絮碟比一區強在漢化了Before The Revolutions中的全部文字資料,對於國內觀眾來說,這一點可能更為重要一點。 DVDROM - InterActual Player這次展現的是另一個新的Matrix Skin,而DVD-ROM內容則包括Tunnel Recon遊戲(這是一個讓你駕駛Nebuchadnezzar或Logos飛船搜集EMP並躲避章魚追殺的關卡式flash遊戲)、第三集的預告片、The Matrix Comics的預告pdf文件、APU的模擬動畫、官網介紹短片、Tunnel Recon遊戲介紹短片和部分場景照片,以及TheMatrix.com和TheMatrixOnline.com的網站鏈接。這次的DVD-ROM內容總算是比第二集中的要豐富一些了,但還是不如第一集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強。本套碟的disc 1 和disc 2 都包含這個ROM內容。 ![]() 在介紹正片截圖之前,還有幾個紅龍額外為這套DVD添加的內容需要提一提。看得出來,紅龍在這套碟的製作中是有其獨到之處的,在去年Reloaded DVD出來的時候,紅龍加入了與影片緊密相關的Enter The Matrix遊戲,而這次,則加入了充分展現Matrix概念外延的The Matrix Comics漫畫系列。這套系列在官方網站上都可以找得到,而我也曾經陸續將其轉載到mov8的Matrix專題論壇中。在Disc 1 中有一個MatriComic目錄(應該用MatrixComics才對),裡面包含了三個系列漫畫的壓縮文件。但要打開這三個壓縮文件是需要密碼的,玩Matrix數字偶拿手的,不過我只解開了Series1和Series3的密碼,這個密碼是跟電影緊密相關的,但按照相同的方法卻解不開Series2,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 除了可以通過文件在電腦上觀看這些漫畫外,紅龍還把這些漫畫作為彩蛋做進了DVD中,也就是說可以通過碟機來播放這些漫畫作品,在Disc1主菜單向上即可進入。可以選擇全部播放也可以單獨播放每個故事,按上下章節進行翻頁,但這裡有點小問題,就是在最後一頁按下一章時沒有返回菜單,而是停止了播放。 ![]() 上圖的The Matrix Comics界面只列出了漫畫系列1和系列2,而我曾經在小黑屋轉貼過三個系列,紅龍難道沒有把Series 3 做進碟中嗎?但是ROM中明明有Series 3 啊,莫非跟壓縮文件需要密碼一樣,這裡也需要密碼麼?嘿嘿,試了幾次,果然找到了系列3: ![]() 另一個額外的彩蛋是The Matrix Revolutions的配樂OST,在DISC 2主菜單按左即可找到。OST菜單設計的不錯,與整張碟的菜單風格比較一致,字體也使用了Matrix字體(不過在這裡應該用OCR A Extend字體更好)。前兩頁包括了16首LPCM格式的OST,17到20首則分別來自第一集和第二集的原聲CD。 ![]() 還有一個有點意想不到的內容,從OST菜單第三頁起的的歌曲似乎從來沒有見過,於是查了一下google和amazon,查到這是一套兩張的限量版CD,這套包含25首歌曲的CD是去年4月發行的一套Matrix概念作品,由多個樂隊參與製作。歌曲大概聽了一點,風格與電影一、二集中的歌曲非常相似,它的封面如下圖所示: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接下來,照例是我為大家截取的部分有意思的場景,並附加了自己一些粗淺的解釋或是找到的Trivia,也許大家有著不同的思考與發現,但正是這種自由思考的樂趣,使得Matrix系列成為我心目中最好的影片。
(註:以下截圖使用PowerDVD以劇場模式進行截取,在PhotoShop7中縮小了分辨率並使用品質10存儲為jpg文件,因此截圖並不代表本DVD的真實畫質。另外有部分圖片來自官方網站thematrix.com。) ![]() 影片照例是由字母雨作為開場,由代碼組成的城市越來越遠最終展現了這個牛頭符號,我始終認為這是導演在向他們家鄉的Chicago Bulls致敬。 ![]() Neo在第二集末尾手檔章魚之後,困在了這個叫做Mobil Ave的車站。Mobil Ave是影片中最重要的場景之一,在這裡詳細地說說我對這個地方的理解。 首先要說說世界的結構,電影中的世界是由這麼幾大塊組成的: 1、Matrix,這是提供給人類思維和程序AI活動的虛擬世界,算是一個軟件的概念; 2、Machine World,它包括機器的城市01、電力工廠、能源輸送管、機器主機The Source等各種硬件軟件; 3、Mobil Ave,法國人Merovingian控制的、他手下Trainman用來走私流放程序的地帶,所有的程序要想逃脫被The Source刪除的命運,只能通過這個Mobil Ave與Merovingian進行交易才行。它連接了Machine World和Matrix,同樣是一個軟件的概念; 4、Zion以及其他人類活動的地方。 5、Hallway,就是Neo在Reloaded中所處的走廊,它既在Matrix之中,又在Matrix之外,算是Matrix與The Source之間的後門。 我們已經知道,Mobil的含義是Limbo,在古希臘神話中,Limbo是指地獄的邊界,它分隔了生死兩界,傳說中這個邊界是一條稱為冥河(Styx)的河流,有限與無限、希望與痛苦、瞬間與記憶在此過渡。要想渡過冥河,必須向擺渡者卡隆(Charon)獻上金幣。影片中的Mobil Ave就象徵著冥河,它分開了真實世界(The Machine World)與虛擬世界(The Matrix),循環行駛的LOOP列車象徵了冥河上的那條生死船,而火車人Trainman則象徵了擺渡者Charon。神話中的Charon是冥王的手下,而電影中的Trainman是Merovingian的手下,關於冥王Merovingian,下面還會再專門講述。 然後是程序員一家:Rama-Kandra、Kamala和他們的女兒Sati。這家人來自機器世界,在Mobil Ave等著乘坐Loop列車進入Matrix。因為在The Source中,任何無目的和已經完成目的的程序都要被刪除掉,而Sati是Rama-Kandra和妻子Kamala創造出來的第一個沒有任何目的的程序,所以Rama找到了Merovingian希望將他女兒送到Matrix中。我們知道Matrix中有著不少已經完成自身目的的程序,這些程序在電影中被稱為流放者(Exile)。流放者要想擺脫刪除進入Matrix,必須通過Mobil Ave這條生死之界。Merovingian答應讓Sati通過Mobil的交易內容就是要Oracle的Shell,為此Rama肯定是找過Oracle的,由於Oracle把Sati當做自己的接班人,所以不僅把自己的外殼讓Rama拿去給Merovingian,而且讓Sati在進入Matrix後呆在自己身邊。這一點,也是Oracle為什麼換了樣子的原因。(當然,這只是影片所交代的原因,現實中的原因是第一、二集Oracle的扮演者Gloria Foster在演完第二集後不幸逝世,因此第三集換為電視和舞台劇演員Mary Alice來出演Oracle。但Gloria Foster的Oracle是演的如此深入人心,所以總感覺Mary Alice的表演差了許多。) 來看看Neo醒來時Sati的話: Sati: Good morning. Neo: Who are you? Sati: My name is Sati. Your name is Neo. My papa says you're not supposed to be here. He says you must be lost. Are you lost, Neo? 第一句話很有意思,早上好。為什麼要說早上好呢?在Mobil Ave這個地方難道還分早晚嗎?Sati說早上好是有著其寓意的,早上好表示新的一天來臨了,新的時代來臨了,現在的Neo,是一個全新的The One。上帝創造世界用了七天,從現在開始第七天正式來臨。然後Sati說爸爸說你不該在這裡,你一定是迷路了。Neo是怎麼迷路困在Mobil的呢? 讓我們回到第二集,Neo選擇了左邊的門回到Matrix,然後在真實世界手檔章魚,這曾經引起很多人的迷惑和大討論,但是在第三集中Oracle的解答再明白不過了,把這段對話貼在這裡: Oracle: The power of the One extends beyond this world. It reaches from here all the way back to where it came from. Neo: Where? Oracle: The Source. That's what you felt when you touched those Sentinels. 就是說做為The One的Neo,他的能力是超越Matrix的,他能夠在真實世界中感覺到與The Source建立的Connection。The Source在Reloaded中有明確的解釋,就是指Mainchine Mainframe,機器主機,所有程序的來源之地。在Reloaded末尾Neo推開The Architect那扇門,就與The Source建立了連接。回到真實世界的Neo能夠感覺到The Source以及與The Source連接的一切AI(比如章魚的AI、Bane/Smith的AI),Neo因為沒有準備好去The Source Reload The Matrix,所以他選擇了左邊的門返回Matrix,但他事實上已經與The Source建立了連接,所以才有接下來的手擋章魚的場景。在這個時候,Neo感覺到了與The Source之間的連接,然後他的思維就與肉體分開,跑到The Source那兒去了,但在自身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思維迷失到了Mobil Ave這個邊界處。Merovingian說萬事有果皆有因,別忘了Persephone給了Neo一個吻,那個吻想必也對此有一定影響。 在Neo瞎了之後他對The Source的感覺更加明顯了,他那個時候才真正準備好了。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 可口可樂公司Powerade的****,如果你看過The Matrix Reloaded的DVD花絮,你一定記得那位正襟危坐的Agent向你推薦的這款飲料。在這個場景中,還有幾個很有趣的****,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使用官方網站提供的圖片而不是DVD截圖: ![]() 以下兩張圖是Revolutions中兩艘重要飛船的銘牌,這兩張圖並非截圖而來,而是取自thematrix.com官方網站: ![]() Mjolnir號飛船(Hammer是他的暱稱,船長Roland,他的船員們大多以武器為名,如Mauser, Colt, AK)的銘牌: MARK XIV NO. 62 MJOLNIR MADE IN THE USA YEAR 2111 對應聖經Mark 14:62 - "And Jesus said, I am: and you will see the Son of man seated at the right hand of power, and coming with the clouds of heaven." 馬可福音第十四章第62節:「耶穌說,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 ![]() Mjolnir's Hammer:雷神之錘,又稱作「托爾的大錘」,是條頓神話中托爾——在古日爾曼語中被稱為多納的雷神的武器(多納——Donar),在需要時,它可以變得很小,使托爾可以方便的把它藏在外衣裡,它是一個有魔力的東西,不僅用於戰鬥,而且當公眾或私人之間訂立契約,特別是訂立婚約時,人們以它來做一種莊嚴的儀式。所以,在挪威,人們長期將托爾看作是婚禮和婚姻的保護者。 ![]() Logos號飛船(船長Niobe,在第三集中Neo和Trinity開著它飛向The One之路的終點)的銘牌: MARK XIV NO. 14 LOGOS MADE IN THE USA YEAR 2101 對應聖經Mark 14:14 - "And wherever he goes in, say to the owner of the house, The Master says, Where is my guest-room, where I may take the Passover with my disciples?" 馬可福音第十四章第14節:「他進那家去,你們就對那家的主人說,夫子說,客房在哪裡?我與門徒好在那裡吃逾越節的筵席。」 ![]() Logos:希臘文,意為「理性」,基督教說「Logos is the word of god」,意為「與神同一的道」。Logos更原始的含義是「采聚」、「收集」、「匯聚」。把事物收攏來,使其結成一體,這是使物成其所是的過程。古希臘人阿那裡西米尼論世界的本原是「氣」的時候,曾經留下了這樣的殘篇:「我們的靈魂是氣,將我們結合起來並支配著我們」,這種結合的力量是靈魂的本質。Logos也是這種意義上的「靈魂」。 ![]() 經典的Trinity Kick,前兩集都有,這一集怎麼能少?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 接下來說說這個法國佬。 The Merovingian是電影中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影片沒有交代清楚他的來歷和他在Matrix中的作用與地位,但我們可以從他的隻言片語中獲得一些信息,不過這些信息是如此之少,因此以下的分析帶有較多的推測成分。 如果說Architect和Oracle在Matrix中扮演著上帝的角色的話,那麼Merovingian就是扮演著冥王的角色,有兩點可以說明:一是他的妻子Persephone,在希臘神話中,她被冥王劫持娶為冥後;二是他的地盤Hel Club,直接用了地獄(Hell)作為名字。 Merovingian是個比較有權力的傢伙,這種權力大概來自Matrix的歷史,在第二集中我們從Architect的口中得知在Matrix之母Oracle創造The One時代之前,Matrix還經歷了一個機器認為完美的時代和一個完全反映人類罪惡本性的時代,這兩代Matrix都以失敗告終,然後才有了The One和The Return To The Source的機制。Merovingian在The One時代中算是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他有辦法讓已經完成目的的流放程序免於系統的刪除,在這些流放程序中有一些對Matrix和The One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第二集的Keymaker、這一集的Sati。 Merovingian說Oracle搶走了本來屬於他的東西,我想他的意思就是說在最初的兩代Matrix(也許只是第二代)中,他扮演著類似Oracle的角色,權力至高無上,掌控著人類在Matrix中的思維。而Oracle的出現使他的使命完成,返回了The Source,但他擺脫了系統的刪除(也許從這個時候起,他就掌握了讓流放程序免於被刪除的方法,並讓Trainman建造了Mobil Ave),重新回到了Matrix,從那時起,他最想要的,就是Oracle的眼睛。「The eyes of the Oracle」是Merovingian的原話(他在說這話的時候狠狠地咬著兩顆象眼睛的青橄欖),但意思應該是指Oracle的靈魂、知識、智慧等等。說到這裡要提一下由鄒兆龍飾演的Seraph,Merovingian在地獄俱樂部見到他時說浪子歸來了(The prodigal child returns),還稱他為叛徒猶大(My little Judas),因此可以推斷出在Merovingian的Matrix時代,Seraph是他的保鏢,Seraph本人也說過,他保護系統中最重要的東西,由此也可見Merovingian當初的地位是多麼高。 ![]() 這輛林肯與第一集中一模一樣。 ![]() Know Thyself,認識你自己。這兒沒有給中文字幕,英文字幕是有的。 ![]() Oracle的耳環,有我們熟悉的陰陽太極圖案。 ![]() Oracle所抽的Double Destiny香煙,絕妙的牌子。 ![]() 沒有玩過Enter The Matrix的朋友大概無法準確理解為什麼Niobe會在這裡選擇將自己的Logos飛船交給Neo,那麼去聽聽ETM的電影片段中Oracle與Niobe的對話吧。 ![]() 據說三部曲的特效總監John Gaeta也過了一把癮,當了一回APU操作員,我睜大眼睛始終沒有找到他的身影,你能在這一大群APU(Armored Personal Unit)中找到他不? ![]() Zion的空港大戰是可以在科幻電影史冊和CG特效史冊上寫下重重一筆的。這場體現著純正Hardcore科幻味道的機甲戰,是由John Gaeta和他的特效小組在他這個名為ESC(鍵盤上的Escape鍵)的特效工作室中完成。他們從2000年3月起,在這裡為The Matrix Reloaded和The Matrix Revolutions貢獻了2100個以上的特效鏡頭。第一集的「子彈時間」讓John Gaeta贏得了一座奧斯卡,這個表現了Neo在虛擬世界中的「Mind-Over-Matrix」能力的革命鏡頭,雖然現在是個動作片都在模仿,但只有在The Matrix中才體現著其真正的價值。在Reloaded中,John Gaeta為大家帶來了新的「虛擬攝影」特效革命,Neo大戰100個Smith以及14分鐘的公路追逐戲再次讓觀眾領略著Matrix這個虛擬空間的魅力。而在這裡的空港之戰,則沒有一點虛擬成分,實打實的機甲戰充分體現了未來世界的感覺,APU和Sentinel給大家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包括我在內的很多黑客迷們都購買了他們的玩具作為收藏。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們是由模型和電腦特效完成的,但是在影片中完全察覺不到CG的痕跡。這一段戰鬥比與之同時進行的Niobe駕駛Hammer的追逐戰以及最後瘋狂而天馬行空的「Super Burly Brawl」,製作手法和表現手段都是無與倫比的。即使你數年之後完全忘記了Matrix這部電影在講什麼,你也一定記得在觀看這段空港大戰時手心冒汗的激動心情。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 在Lock的這個控制台中顯示了十二隻飛船,我只找到了其中十隻飛船的檔案,這十隻飛船分別是: Nebuchadnezzar - 船長Morpheus,大副Trinity,接線員Link、(Tank),船員Neo、(Dozer、Switch、Apoc、Mouse、Cypher) Logos - 船長Niobe,大副Ghost、接線員Sparks Vigilant - 船長Soren,大副Vector,接線員Jax,船員Axel, Binary Osiris - 船長Thadeus,大副Jue Gnosis - 船長Ice Icharus - 船長Ajax Novalis - 船長Tirant Caduceus - 船長Ballard,大副Malachi,船員Bane Mjolnir / Hammer - 船長Roland,大副Colt,接線員AK,船員Maggie、Mauser Brahma - 船長Kali 其中Nebuchadnezzar號在第二集末尾被章魚的炸彈摧毀,Logos號毀在機器城,Vigilant號在第二集它的船員們去關閉電站時被毀,Osiris號在他們發現機器鑽井時被毀,Smith所附身的Bane釋放了五隻飛船的EMP從而導致他們被章魚摧毀,只有Mjolnir號飛船由Niobe駕駛最後飛回了Zion。 ![]() 這個章魚穿過Neo身體的鏡頭比較突兀和難以理解,但影片中凡是這種視覺展現的都是Neo的思維,所以這個鏡頭可以理解為這是Neo的感覺和預見,這個時候他感覺撐不住了,所以隨後他讓Trinity把Logos升上了天空。 ![]() 看到這裡,除了驚歎天空的美麗,還有一個疑問得到了最後的證實,那就是為什麼機器不使用太陽能,那層厚厚的烏雲會摧毀一切電力設備,包括Logos號飛船。 ![]() Trinity的死讓我非常傷感,但對於Neo來說,這是The One沒有辦法迴避的道路,她的死更能讓Neo義無返顧地完成最後的涅槃。為什麼Neo沒有在這裡死掉而是Trinity呢?四個答案總有一個,走上Machine City這條不歸路,是Oracle的選擇,是Neo的選擇,也是Trinity的選擇,做出了選擇就必然有一個結果。雖然這樣的結果讓觀眾心傷,但對於電影本身來說,它是完美的。By the way,這兒的配樂Trinity Definitely是如此的傷感與動聽。 ![]() Sentinel觸鬚上的這把大傘,無疑是個信號接收器,當機器大帝同意Neo的和平要求的時候,它們接受到了來自The Source的指令,暫時停止了摧毀行動。 ![]() 這位機器老大的名字叫「Deus ex machina」,意思是「god from a machine」,在希臘和羅馬舞台劇中,deus ex machina指由一台機器降落下來拯救主角的上帝。在最後,Deus ex machina說「It is done」,這也是耶酥最後的話。 ![]() Neo與Smith雨中大戰時那激動人心的吟唱曲Neodammerung是用梵文演唱的: Asatoma Sadgamaya Thamaso Maa Jyothir Gamaya Mrithyor Maa Amrutham Gamaya 翻譯成英文是: Lead me from the unreal to the real Lead me from the darkness to the light Lead me from the death to the immortality 中文翻譯: 導我出非有,以至於至真 導我出黑暗,以至於光明 導我出死亡,以至於永生 這段梵文來自婆羅門教古老而經典的《奧義書(Upanishad)》中的一本《廣林奧義書(Brihadaranyaka Upanishad)》,是讚頌至高主神的頌歌。奧義書是一系列記錄瑜伽師們語言的書,是先於佛教的印度宗教哲學。《奧義書》提到:You are what your deep, driving desire is. As your desire is, so is your will. As your will is, so is your deed. As your deed is, so is your destiny.(你是你深藏慾望的驅策,你的慾望成就你的意願,你的意願成就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成就你的命運。) Oracle對Neo說:「他(Smith)就是你」,正是隱含著奧義書中的經典哲學「彼即是你」的要言。 (奧義書我是一點也不懂的,以上關於奧義書的文字是google搜了一把得來,不一定正確,方家勿笑。) 另外,這場雨中大戰用掉了一噸的水。 完整的歌詞及英文對照,你可以在小黑屋找到。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35
|
![]() 在這裡Smith問了Neo一大串Why Why Why,Don Davis甚至專門為這一段譜寫了一首「Why Mr. Anderson?」的樂曲,而Neo只回答了簡單的一句「Because I choose to」,這一句話讓我無比感動。古龍先生不是常說嗎,大丈夫立於Matrix之間,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是一定要去做的。正如雖然Neo早已知道最終的結局一定是自己與Smith同歸於盡,但是因為「愛」,因為對Trinity的愛,因為對整個Zion廣大人民群眾的愛,Neo選擇了誓死戰鬥,這種精神是只知道「因果」、「目的」的機器永遠無法理解的。 ![]() 關於Smith同學的毀滅,罈子上爭論的帖子也非常多,我的理解比較簡單:那就是Neo和Smith都走完了各自的道路,返回The Source被刪除了。 ![]() Neo眼中最後出現的景象,像不像一個天使?像不像一朵蓮花?像不像一隻涅槃鳳凰? ![]() 戰鬥結束後,這裡出現的「deja vu」表示Matrix正在進行Reload。小黑貓與第一集幾乎一模一樣,連叫聲也幾乎相同,類似的輪迴在第三集中多次出現。在deja vu之後,小Sati醒來,再次說了一句「Good morning」。 ![]() Oracle坐著的這個椅子有一塊金屬板,在它的上面銘刻著「In memory of Thomas Anderson」。是的,他值得被永遠記住,無論是對於機器,對於Zion,還是對於觀賞並思考著這部影片的我們。 ![]() 總的來說,The Matrix Revolutions這套DVD延續了The Matrix Reloaded的製作風格,正片的圖像和聲音表現都非常出色,並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更豐富的花絮以及DVD-ROM內容。稍顯遺憾的是三區沒有製作一區攜帶的小白兔功能,並且花絮節目都比較短小,看來不是那麼過癮。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華納將在收藏版套裝中加入海量的花絮內容,而這套DVD,也將陪伴我度過熱切期待套裝來臨的歲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