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bio
pit的深度在波長的四分之一左右會有較好的破壞性干涉,所以所謂的刻痕 的深度應該在一定的範圍才有利於讀取,而不同燒錄條件造成顏色的差異應該跟深度無關(如果你的眼睛能辨別出0.00000001m=10nm的差異)


顏色不同表示影響的介質的大小在可見光波長的範圍之內----個人推測是跟pit的寬度有關(純粹用猜的)---不過似乎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較寬與較窄的pit在顏色表現上的關係

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這種問題出現....

忽然想起一個疑問.....
『pit的深度在波長的四分之一左右會有較好的破壞性干涉』
這應該是指『壓製』的片子
『燒錄』的片子似乎並沒有真正『刻洞』吧!
只有『裂解』的dye (也就是被"燒"過變質的染料)
所以CD-R的pit其實只是不會反光的部分
而不是真的有『深度』的坑洞存在!?

有沒有人可以回答一下
CD-R片子被燒過會有『真實』的坑洞存在嗎?
我一直以為CD-R的pit只是不會反光的部分
也許是我記錯了.....
舊 2002-07-13, 05:24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