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en.W.
Elite Member
 
Ken.W.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Kaohsiung City-AV Home
文章: 5,97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romLin
還有人記得[聯合縮小軍](Fantastic Voyage, 1966).
以前看過錄影帶, 創意不錯, 特效可能很難滿足現代人的眼光了.

以下文章摘錄自葉李華所著"從縮形到微型":
http://sf.nctu.edu.tw/award/articles/4.html

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幻逐漸從這類幻想土壤中萌芽,於是早在1887年,便有位英國醫生寫出一本《內在旅行》(Travels in the Interior),描述主角設法將自己縮小,以便進入人體遨遊(沒錯,孫悟空也做過類似的事,不過那並不是科幻)。從《內在旅行》這本書開始,「縮形術」正式成為一個科幻主題。到了二十世紀,這類科幻小說時有佳作,因此很早便成為科幻電影的題材。有史可考的最早一部縮形科幻片是《巨博士》 (Dr. Cyclops,1940),而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一部,則是1966年出品的《聯合縮小軍》 (Fantastic Voyage)。至於1987年的《驚異大奇航》(Innerspace),只能算是換湯不換藥的一部作品。
《聯合縮小軍》曾經出過電影小說,執筆者正是科幻大師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有趣的是,艾西莫夫後來在一篇文章中,改採科學角度探討縮形術的可能性,結論卻是──絕無可能。他列出的理由全部屬於物理層次,換句話說,即使不考慮任何化學或生物學理論,光是物理學的基本定律,就絕對禁止將活生生的人類縮小。但這是否代表如此的幻想永遠無法成真呢?答案卻剛好相反。
所謂「科幻想像的實現」,並不是指拿著科幻小說當藍本,在真實世界裡建構書中的機關或完成書中的實驗。科幻小說絕非科學論文或工程藍圖,它只是描述一種概念、指出一個方向而已。倘若這個概念有實用價值、這個方向值得嘗試,就一定會有人設法實現──無論最後用什麼方式使夢想成真,都可以算是一種成功。

如同我一開始說的,我的高中生物老師推薦我們也要看這部,現在
看了PromLin的介紹,更加了解原因了.
其實聯合縮小軍這部片印象中高中時期過年期間電視台也曾經播過,
結果後來顧著玩其他事就忘了看,所以我是到現在都還沒看過,遺憾...
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後續已看完,確定不再跟我有關,我當然閃人
了.我都閃人了,2005/3/26晚上後別再無聊針
對我回文,我怎麼回啊!當然如果你想趁機自己玩
爽的,那當然我也阻止不了你.
請過去偶爾發簡訊問我問題的,別再發簡訊了,我
已不在此園地幫忙.因為我已無法看到與回覆.失
聯網友要找小弟,若不知如何聯絡,也請一併見諒.
==============
不斷疑問,不斷求知.實事求是,精益求精.
知識才是力量.AV這條路是我無悔的選擇.
舊 2002-07-11, 05:42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W.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