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壁效應:
引用:
金屬因為有許多容易脫離原子自由運動的「自由電子」,所以導電性很好。當電磁波入射到金屬板時,自由電子會受到感應而形成「感應電流」,而感應電流又會產生和入射波相反的「感應電磁波」。因此,入射波會與感應波形成「破壞性干涉」而減弱甚至完全抵消,這就是金屬的「屏蔽效應」。
利用金屬的屏蔽效應,我們可以隔絕電磁波。即使是像展示中這個模型一樣有很多洞洞的金屬籠子,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完全遮住裡面的收音機,可是只要金屬的導電性夠好,還是可以形成很好的屏蔽效果,所以可以把電磁波隔離而使小熊的收音機收不到訊號。
我們常用的手機也是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遞訊號。所以當我們進入金屬製的電梯時,就好像小熊被關進了金屬籠子一樣收不到訊號,這就是因為電梯的金屬牆面產生屏蔽效應的關係。
From: 物質世界
|
•
屏壁效應:
引用:
屏蔽的金屬接地 目的是維持該金屬與地等電位。不接地一樣有屏蔽效果!
例如內部不帶電的金屬球殼 不論在何處 內部都不會有電場 不就是因為屏蔽效應嗎?
幫助學生瞭解為何會產生屏蔽效應 可能是更重要的課題。
From: 金屬屏蔽效應
|
唉∼ 看樣子以前物理真的通通還給老師了... >_<"
不過這樣一來,照推論機殼如果蓋起來,電磁波應該會很低 (當然接地應該更好),看樣子真的要去借一台數位相機 + 電磁波量測器來測測看了。希望這部分有回答到 mi2 兄的第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