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之涯水之巔
因為只能判斷CD-R是否因為某些因素而燒錄成功/失敗
而且還必須往回推製程要因
所以在此作用極小
例如在NERO下選用4X(600KB/SEC)實際上讀寫頭的動作還是16X(2400KB/SEC)
只是因NERO將速度鎖住[流入資料量仍為600KB/SEC]所以速度成為4X
燒錄動作並未因而改變
因此以低倍數燒=16X倍數燒
用來與24X.32X.40X.48X比
是否有作用??
頗值得疑問
如真要比高低倍數差異要以CLV方式來做測試較準
另外
由於STAMPER規格在橘皮書1.2版時
廠商多已做變更
以16X以下倍速做燒錄
真實的意義已不大.
|
不過說說實際使用經驗,個人用同一台機器燒錄同一筆檔案(VCD),使用同一批的that's金面新版,皆使用nero作image寫入,燒錄機和來源檔硬碟分屬不同ide 接頭,
12x寫入版本在某不知名cdrom無法讀取,而8x寫入版本卻可順利讀取,不知這樣的實驗結果對巔兄的"以16X以下倍速做燒錄真實的意義已不大"的話是否有啥比較好的解釋? 敝人非專業,非吐嘲,純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