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以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全部的資料通通用當時手上的片子燒
(大概是Philips、Ricoh百片要兩、三千元的年代)
現在我會將我要燒的片子分三個等級
第一等級用Kodak片
第二等級用That's、三菱湛藍
第三等級...以前用MET、Ritek,以後不會用Ritek,但仍會用MET、Ricoh
數位相機拍的照片和一些私人資料屬第一等級
網路上Download的東西、電腦軟體、覺得極好看的VCD屬第二等級
一般的VCD(尤其日劇、大陸劇)屬於第三等級
燒錄量是第三等級最大(所以我先後買過500片Ritek 80min水藍)
第二等級次之(也就是我說我較常用That's,是指這個等級)
朋友要我幫忙燒的VCD,若他們要準備空片
我也會要求至少要我能接受的
若只是要找個合適的C/P,我會認為MET、Ricoh這些都還不錯
但這些我只會用來燒VCD、Music.....
我最早以前買的Philips綠片,迄今約四年還讀的到
但因為見過同事、朋友,他們貪便宜買的片子
一年半載就不能讀了(也許他們的燒錄機也不夠好)
所以我還是相信一分錢有一分錢的品管
大家學過統計的也知道品管就是執行標準的問題罷了
所以若是100%通通檢測,這是全面品管
但若只抽點其中一部份,這是抽樣的品管
另外就是檢測的尺度問題,若是尺度嚴格,會刷掉較多不良品
尺度寬鬆就會刷掉較少的不良品,這時買到爛片的機率大
若執行全面品管,且尺度嚴格,則每片良品分攤的成本就較高
所以好的片子不會便宜到哪
但以國內現在空片的價格來看,不會有全面品管了
(就算廠商有做也是外銷出國去了)
但還剩抽樣要抽多少,合格的尺度是多少.....
這些仍會左右消費者買到的空片良好與否(良率高低)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ykaj
原來WhiteFang兄要說的是萊德製的RICOH c/p很好.....
或許吧....但對我來說....我還是只堅持用That's(及當時能買到的好片...)
不管是自用或燒給別人.... 當然要跟別人(都是認識的朋友)收費的話, 我會先表明因為我用好一點的片, 所以自然價格比較高,
若不能接受, 那請自己拿片子來給我, 或是我這時再去買他能接受的價位的片...
這時我就可以隨便買(不過我還是會選比較好的片, 如RICOH..等), 因為拿回去後有問題的話, 就可以再改變一個人去接受貴的空片..
除非真的是要燒大量比較不重要的東東, 不然我真的不喜歡買我不喜歡的片...(處女座的龜毛個性出現?! )
還好的是, 很少碰到說用便宜片子就好的人, 除非是燒VCD類的吧....
That's從以前到現在也燒了一兩千片(我的燒片量不大)....
除非是保存的不好(刮得太嚴重或是太久沒動結果被可惡的CD包內的套子黏住,"拔開"後, 連版面都被"拔"掉了"一個點"... 是一個點唷....不是一片... )
不然每片都可以很正常得讀吧...
而同時期燒的KingPing, SPEED...等(一樣放在CD包很久沒去碰的), 不是版面脫落就是讀取面有"大片的暈開狀"(我不知道為何會這樣.. )
PS:以上的比較是4月底時檢查每一個還有留著的片子時發現的, 最久的也放了將近4年了..有的則是至少2~3年都沒動過...(燒完放進去後就沒再動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