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resistance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海外,史考特基地,好冷呀.
文章: 3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erron


其實 在高頻上佈線因為牽扯到 電磁傳遞效應(光速,以及相速度的問題)
導致在一條線上 兩點信號不可能同時到達,波形也不同(與輸入比較)
而也在高頻運作下週期(T)都是算nS or uS 的
光速(3x10^8m x nS) 約為 30 cm 以下,一條線的長度若大於 30cm
就會有 1nS 的 delay 而 BW 則因為那一條線的材質or長度所影響
1nS 為 T 的 freq. 為 1GHz,但若那一條線運作在 1GHz 以上
將會有出錯(不考慮材質問題),由於材質不好找,
故往往都適用減少面積的方式使 freq. 增加
所以為何製程變小 freq. 便可以拉上去(不考慮功率問題)

其實最後 PCB (digital)高頻佈線都是千扯到 t 的問題
是不是同時到達很重要.所以為何平型傳輸比串列傳輸難設計

有錯煩請指正 -- 謝謝 -- ^^


UM....... 線寬和長度好像也會影響EMC / EMI 吧??
而線路轉彎時的角度也是吧?
好像要參考ISO規定和ISO的PCB設計手冊吧?

有錯煩請指正 -- 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
哪裡可以相親??
舊 2002-05-26, 09:53 P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sistanc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