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燒錄的片子好不好,有兩種說法
(1)刻痕深較好
(2)燒錄出來的pit形狀越正確越好
好的燒錄機到底是靠符合哪一種方式來達成也都不要緊
反正好的燒錄機追求的不只是要符合規定、更是追求品質
但一些不是很好的燒錄機只追求能最低限度的符合規定
(也就是能符合規定的最低要求、交差了事就好)
白金片本就比較難燒,拿不好的燒錄機燒白金
就連pit形狀也可能很難處理的完美
要是沒燒好,就是拿去別台光碟機讀被挑片
即使燒好,也可能過個幾個月光碟片稍稍的變質時
由於原先的pit形狀就已經不是完美的(僅最低限的符合規定)
受到稍稍的變質影響,就從最低限的符合規定退化到不符規定
我手上的Philips綠片,竟能存活3年半以上至今仍健在
我手上的Ricoh白金片,也已經存活2年以上至今仍健在
但就是有些人的Ricoh白金,竟然才存活不到幾個月
玩燒錄機玩的越久,看過(發生在他人)的狀況越多
我就越相信燒錄機對保存片子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我現在只用TEAC和Plextor的燒錄機了
這兩種牌子較令我放心,其中TEAC是最令我放心的
推薦給朋友的(有些人會嫌TEAC和Plextor這兩種牌子太貴)
頂多再加上Sanyo(Nichimen/CDRPro)、Yamaha這兩種廠牌
註:TDK和Sony現在都交給台灣廠商代工,故不推薦了
而台灣的廠牌,我再打個比喻好了
台灣的廠商可以把50CC的小綿羊弄到時速100,並加上花俏功能
然後賣的(當然)比100CC的還便宜,但宣稱速度一樣、功能又更多
這麼比喻有些人大概就看懂了
同樣是同倍速的燒錄機,用料的好壞有差別
短期內看不出在使用上有何差別,反正都能燒錄
長期下來,燒好的片子耐不耐保存、燒錄機耐不耐超,就有差別了
不是說台灣廠商做不出好東西,只是看台灣廠商抱怎樣的心態
至少就燒錄機來說,我覺得台灣的廠商比較會cost down
再打個比方,歧路亡羊時,日本人會繼續往下分頭找
台灣人(您我都一樣)就會認為不用再浪費力氣在沒意義的事
同樣的道理,研發測試時,日本人會測100遍,台灣人只測10遍
日本人會測到品質接近完美(至少我相信TEAC是如此)
但台灣人(光碟機製造商)大概只測到符合(最低)要求就好了
支持國產燒錄機? 那也要看值不值得我支持啊
把國人當凱子的廠商,我幹嘛支持啊?!
|
------------------------------------------------------------------------------
mig33的說法很正確,燒錄機的好壞真的不只是資料燒得正確與否,設計、品管、相容性•••等等都很重要。日本大廠的完成度真的是高過台灣廠商,普遍來說台灣人做事非常缺乏專業精神,很多時候對事情一知半解也做得很爽,凡事都向利益看,把聰明才智都花在降低成本,常常搞到產品問題一堆,如果台灣人自己不思改進,那永遠都只能做次級代工。我一直認為CDR片的保存只和染料層與製程有關,看了上述的看法覺得mig33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