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
不知哪來的,真是敗給作者了 :(有些東西是台語或台灣本土典故,看不懂的請見諒)
話說三國時代孫權手下有一名武將「甘寧」,他原本是劉表手下的強將。
在投奔孫權之前,甘寧除了是為劉表之將,劉表並請甘寧教導劉琦跟劉琮的武術。在甘寧悉心教導下,劉表兩位愛子的身手大有進步!劉表的心中非常高興,決定要在群臣面前大大褒獎甘寧。
翌日早朝,劉表召來文武百官……
表:「這幾個月來,犬子劉琦與劉琮的武藝大有展進,老師甘寧居功厥偉。大家為老師歡呼一下!」
文武百官:(振臂大呼)「甘寧老師!甘寧老師!甘寧老師……」
於此,埋下甘寧奔吳之隱因……
在劉表陣營不受重用的甘寧,浪蕩江湖,欲投東吳孫權,在夏口被黃祖留下。建安八年八月,黃祖在夏口一帶某洞窟挖崛到春秋戰國時代名動一時的寶劍「干將」。干將乃五大名劍之首,三國時代有句俗諺:得干將者,天下得矣,由此可知干將之鋒銳。為保干將不為敵所奪,黃祖擬派大軍陣守干將劍。此時甘寧建言,倘若派出大軍鎮守,干將一事必然為敵所知,曹魏孫吳必興兵來奪。因此,此事切勿聲張,只要派出數十猛將以構築鹿砦為名,守住洞窟即可。黃祖遂派甘寧領二十猛將前去。
為讓構築工事一事更形逼真,甘寧上書黃祖招募二百工匠,建立鹿砦以屯放輜重與防禦之用。
建安八年十一月,孫權興兵攻黃祖,黃祖敗績,夏口有失守之虞,遂快馬命甘寧速赴前線。甘寧抵前線之際,吳將凌操正輕舟渡江欲取夏口。甘寧素以箭術馳名,一箭射殺凌操,操子凌統奪回父屍。孫權痛失一將,收兵東吳,此正是甘寧與凌統交惡之緣由。
當甘寧返回鹿砦,方知大事不妙!
當時黃祖所募之二百工匠,逾半乃曹操於南皮之駐軍所喬裝。此時北方幾已盡入曹操之手,曹操已有一統中國之野心,又由黃祖軍之細作得知干將劍一事,立派百餘精兵喬裝工匠潛入夏口。在甘寧前往前線之際,曹軍見機不可失,立刻猛攻黃祖軍。黃祖軍雖是萬中取一,在敵重我寡的劣勢之下,在甘寧返回鹿砦之時,二十猛將已死十一。僅剩的九員見甘寧返回,不禁喜極而泣,精神為之一振。這正是人生四大喜事之首「九漢逢甘寧」(久旱逢甘霖)的由來。
在平定南皮工匠之亂之後,荊州素具狼子野心的望族--金旋在得知此事之後,欺甘寧一眾兵困馬疲,立領家將奪取干將劍。此時除了甘寧外的九位兵士皆已精疲力竭,無力再戰。甘寧挺身而出,一夫當關守住洞窟入口,體力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殺得金旋一眾是有如鬼哭神號。在逾半家將被甘寧所殺之後,金旋悻然退兵。眾兵皆稱甘寧武勇,唯甘寧不願居功,對外人稱是九名勇士殺得對方半數敵寇。這正是後來荊州名謠「九條好漢宰一半」(九條好漢在一班)。
黃祖見干將險為其帶來大劫,將干將押回襄陽。不料劉表竟未收到干將,使得劉表爭天下之最後希望煙消雲散。後世有人說干將乃被曹魏司馬家所奪,此乃後話。
甘寧守夏口,護干將,此乃不世奇功,未料黃祖因其賊寇出身,不予重用。然而甘寧威儀早得部眾之心,部將欲以猛獸稱號之。話說三國時代,龍有臥龍諸葛亮,鳳有鳳雛龐統,虎有虎痴許褚,豹有超級大肉腳曹豹,唯獨獅子未被取名。後劉表軍皆以「獅子王」稱之,又甘寧字興霸,故荊州仍皆稱之為「獅子王興霸」。後來美國迪士尼還為他拍了一部卡通(獅子王辛巴)……
建安十一年,孫權欲取夏口,遂召周瑜凌統呂蒙三人密商。呂蒙上奏孫權策反甘寧,凌統因甘寧乃殺父仇人,中途離席。孫權愛才,遂詢問周瑜意見,周瑜說:「君愛,瑜愛,蒙亦愛,可見興霸乃不世出之將才,策反大計可交由呂蒙執行。」
呂蒙得知夏口都督蘇飛曾薦甘寧於黃祖,對甘寧有恩,遂游說蘇飛勸將甘寧。蘇飛見甘寧不被黃祖所重用,早有嫌隙,立快馬往見甘寧。由於路途遙遠,在馬上的蘇飛感到屁股遭受磨擦的劇痛,便以布護住屁股,此乃女性用品「衛生護墊」的由來。後人為緬蘇飛之恩,便有衛生用品以「蘇飛」為品牌之名。
為避免黃祖率人追截,蘇飛命部眾於沿途設絆馬索以拒黃祖,這就是「蘇飛馬索」(蘇菲馬索)的由來。
後來甘寧被蘇飛所動,便歸降孫權,成為東吳的猛將。三國最深諳音律的周瑜為紀念此次密商,遂做了一首歌:
愛將甘寧傳 作詞作曲:周瑜
愛甘 愛甘 依憑二十員
保護干將 消除皮勞
真強體力 金神號
你愛 我愛 他也愛
消除疲勞勇愛甘 保護干將勇愛甘
愛甘可服役
翻譯:
愛將甘寧只憑著二十名猛將,
保護名劍「干將」,消滅了來自南皮的勞工。
他的體力真是強盛,讓金旋家將有如鬼哭神號,
因此你(孫權)愛,我(周瑜)愛,他(呂蒙)也愛。
保護干將的勇猛愛將甘寧啊!消滅南皮勞工的勇猛愛將甘寧啊!
愛將甘寧可以在吳國服役!
這麼優美的歌,怎麼後來成為賣藥的歌呢?甘寧地下有知一定啼笑皆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