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Nandub的SBC設定,老實講,我經驗並不多,並沒有去搞一個短短的影片來反覆壓縮測試它每一個功能,所以大概寫不出個什麼驚人之語,最多僅能翻一下
doom9的教學文件,造福看沒有英格利許文的朋友。
開啟Nandub之後,用File\Open Video File...載入*.avi檔案(就是之前,VAFPI轉換DVD2AVI的*.d2v或是TMPEGEnc的*.tpr所生出來的*.avi檔案),值得注意的是,在我的電腦上,Nandub每每一載入*.tpr轉過來的*.avi檔案,就會「沒有回應」當機罷工去也(OS使用WinXP及Win98SE皆同),經過我前踹後追恐嚇威脅之下,才讓我找到降伏的辦法,就是如果你也遇到這種情形,不妨再載入一遍,然後先按功能表Edit\Move to End(Ctrl+Right)跳到影片最後一格,再按功能表Edit\Move to Beginning(Ctrl+Left)跳回來,此時Nandub便會乖乖聽話,自動顯現畫面以示投誠啦。
接下來便是對影片進行縮放(resize)的時候,此一舉動勢必會讓原來的解析度降低,但也由於如此,得以有效的節省容量(同一張圖形檔,640x480總是比800x600的容量來得小吧,同理),讓我們能將影片壓進1-2CD裡頭。
首先執行Video\Filters...,然後按Add...新增濾鏡:
雙擊resize進入設定:
Resize設定部份:
這時候,就有賴你智慧的判斷,對New Width及New Height輸入聰明的數字,要是剛才在DVD2AVI的F5預視視窗上,你看到影片比例是16:9,上下沒看到黑邊,那你可以選用下列建議的縮放數值(這些數值是有比例的,要自己調的話,記得保持比例):
1:1.85(16:9): 720x384, 640x352(推薦), 576x304, 512x272, 480x256, 400x224
若是16:9的影片上下有黑邊,我會將黑邊手動裁掉,然後依1:2.35的建議數值作縮放(至於如何剪裁畫面,容後再述):
1:2.35: 720x304, 640x272(推薦), 576x240, 512x224, 480x208, 400x176
影片要是4:3的,其建議縮放數值如下:
1:1.33(4:3): 720x544, 640x480(推薦), 576x432, 512x384, 480x368, 400x304
我自己壓過一些舊DVD片子,美其名是16:9,實際上卻是用4:3儲存,還是醜醜的黑邊,我都會裁掉這些黑邊,然後依其比例作縮放,以免壓縮的時候,還得分配有限的資料流量到這些黑邊上。
Filter Mode可選用Precise Bilinear(容量較小)或Precise Bicubic(較清晰),此處即是對畫面作縮放時,所使用縮放方法,依照
doom9教學文件的說法,遇到像Huffyuv這種高品質的格式,用Precise Bicubic才有功效,不然讓DivX這種小腳,Precise Bilinear就適用勒,容量大小適中,速度快慢相宜…不過事實上,我還是偏愛使用Precise Bicubic,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影響,總覺得Precise Bicubic壓出來的比較清晰漂亮,大小倒也沒差多少。
更下面一點的Interlaced不用選,除非你的片子是PAL-Interlaced的。
影片裁剪設定部份(有需要才作):
點選Filter列上的resize濾鏡,按下視窗右下角那顆不再反白的Cropping(如果後來對resize設定有問題,可以按Configure回去設定),出現下面這個視窗:
先將視窗下頭一些的拉bar拉往中間一點,畫面就跑出來啦,然後在X1 Offset(左)X2 Offset(右)Y1 Offset(上)Y2 Offset(下)輸入數值,看是哪裡有黑邊,就蓋掉哪裡,不過得注意一下的是,resize是依裁剪過後的大小,再下去縮放的,所以要是你裁到失去畫面比例,再resize下去可能會讓畫面變形,到底有沒有變形,你看Nandub的主預視畫面就知道了。
(連載中,待續...) by WiDE 2002040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