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經由對岸教學文件的介紹之後,我對5.1聲道的對付方法,就是使用
Sonic Foundry Soft Encode對*.ac3進行解碼,再搭配
DSEnc(Dolby Surround Encoder)作聲道合併,生出一個*.wav,用
Normalize作使其聲音不致太小聲的「正規化」,再用
Lame壓成動態音質(VBR)的MP3。
想AC3原音重現的朋友,就不用作壓縮的步驟勒,影音合併時,直接拿*.ac3去跟影像合併即可。
SONIC FOUNDRY SOFT ENCODE部份(5.1聲道):
(1). 首先將Option\Decode Setting的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動態壓縮)選定在RF remod mode,Audio coding mode選定在Use source's coding mode(使用來源模式)
(2). 開啟*.ac3檔案時,以Dolby Digital(Decode to PCM)的檔案類型開啟,等待一段時間之後,SoftEncode會對*.ac3作解碼(將AC3五個聲道作解碼可能需要2-3GB的硬碟空間),將五個聲道分離存成AC3??.tmp放到預設的路徑,此時便閒置SoftEncode,執行DSEnc上場。(注意: 關掉SoftEncode時,預設暫存路徑下的AC3??.tmp也會被刪除,DSEnc便找不到要合併的對象勒)
SONIC FOUNDRY SOFT ENCODE部份(2.0聲道):
將Option\Decode Setting的Audio coding mode設為2/0(L,R),開啟*.ac3檔案後,再以Microsoft PCM的檔案類型另存為*.wav即可,無須使用到DSEnc。
DSEnc 部份:
DSEnc一上場,就會自己依SoftEncode預設的暫存路徑找到被分離的聲道檔案,Destination File可更改目標路徑及檔名,然後按Start即可開始合併工作,合併完後便可逕行關閉SoftEncode及DSEnc了。
這個軟體我並不熟悉,但
對岸的教學文件說,最好使用預設的low-pass濾鏡來處理後置聲道,以避免原音失真。有時候LFE(低重音)過強,會使輸出的聲音產生斷音(Clipping),調低LFE可解決這個問題。若是DSEnc沒能正確找到檔案,則可以到SoftEncode預設的暫存目錄,將所有AC3??.tmp更名,關閉SoftEncode後再改回原名,然後執行DSEnc即可。
Normalize 部份:
從*.ac3轉出來的*.wav音效檔,經常會有音量過小的情形出現,所以需要給它來個「正規化」,變大聲一點。在DOS模式(或叫命令提示字元)下,執行 Normalize *.wav 即可。
Lame 部份:
調整過*.wav檔的音量後,便要進行動態(VBR)MP3的壓縮了,動態壓縮意味著,不僅只是依著固定的壓縮值來壓縮,為了得到更好的品質,必要時動態調高/調低壓縮值,是為動態。同樣在DOS模式(或叫命令提示字元)下,執行 Lame -V 4 *.wav *.mp3 即可。 -V x的參數值可調高或調低,數值越小容量越大品質越高,同理反之。
用法: lame [參數] <輸入檔名> [輸出檔名]
(眼花撩亂撰寫中,待續...) by WiDE 2002040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