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
當初看完此片真的是五味雜陳,心裡為劇情感傷不已,前幾天看了網友發表此片的感想,因此也把自己的感想整理一下。
人工智慧的主題在探討「愛」,一個人類常常以為自己可以輕易擁有的東西,但如果仔細去想想,是真正擁有嗎?人類的「愛」往往是有限的,有條件的,要真正做到有「愛」(被愛及愛人)是何其困難的一件事,聖經上告訴我們要愛可愛的人,更要愛那些不可愛的人,但這是多難啊。開車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開的正順的時候,突然有一輛車子岔進來,幾乎每個人心裡都會狠狠地咒罵幾句,同事或朋友中有人愛佔便宜的,大概也會成為你看不起的人,這就是人自然情感的反應。
未來的世界可能比現在更冷漠,所以才有劇中機器人屠宰場的出現,反應人類內心空虛,需要更大的感官刺激,甚至不是屠殺其他地球生物(像鬥牛),而是消滅自己發明的機器人,就好比有人生氣時摔家裡的東西。
劇中大衛(機器人)的設計者,因著當時人類的需要--不管是機器寵物或機器小孩都應該有真實的情感--「愛」(人類道德的超高標準),因而利用科技文明設計出大衛,非常諷刺的是人類自己都做不好的做不到的,卻要求人類自己設計的機器人要能做到(律己以寬,待人以嚴)。
大衛的領養父母-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使用者(User)」而已,因著自己小孩的疾病,想要從機器人中補足家庭中的那份遺憾,然卻未曾仔細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以致於後來出現彼此適應不良的情形,甚至未曾在狀況出現時立即有適當處理,例如大衛持剪刀要剪養母的頭髮,大衛吃菜導致失靈,照理說父母一旦發現小孩有行為偏差時,應該要有適當處理或溝通。但或許是因為大衛是個機器人,儘管他擁有人類的外表,但他的角色只是家庭裡小孩的玩伴/玩具/寵物,所以在養父母眼中一直不把他當成真的家庭成員,在這個家庭中並非必要的,因此一旦有利益危害關係的時候,大衛就是第一個被犧牲的對象。
大衛完全依照他被設計的條件執行動作(愛),他的愛非常直接,不像人類有所保留且含蓄,以致於人類無法承受,最終丟棄他。而劇中最後出現的養母複製人,雖然也擁有愛,但還是脫離不了生命有限的定律,愛也是有限的僅能維持一天,複製人不僅複製了形體,心思情感也維持了人類的本質特性,愛是不能維持長久的。
人類談得上有「愛」嗎?答案是否定的,除非你我像機器人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世界的悲慘,是因為恨多過於愛.
發生在我身上最悲慘的,就是到目前醫師一直無法治癒我的"購片失控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