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
驅動3GIO出現的原因:
由於CPU時脈(Intel已在實驗室做出高達10GHz的運作時脈的怪獸)、顯示的AGP已達8X、記憶體已達533MHz、LAN區域網路已達1Gbs,10Gbs的頻寬、而IEEE 1394b方面已達400Mbs,將來可望達到800Mbs,1.6Gbs,3.2Gbs等、硬碟介面SCSI的傳輸已達320Mbs,IDE也達到133Mbs,未來SerialATA將可達1.5Gbs,3Gbs及6Gbs。
解決 PCI 窘困的方案:
故 PCI 或 PCI-X 要與上述這些同步是很難了,於是為了解決PCI的窘困,康柏、戴爾、微軟、英特爾、IBM及PCI-SIG組織成立了非營利組織(Arapahoe工作小組),由此訂做一個以串列匯流排,它將通用於連接應用上,此新一代匯流排,我們稱為3GIO[Third Generation I/O],即第三代I/O之意!
採用串列的3GIO:
PCI是以並列做為設計,但是為了因應周旁硬體的速度,並列傳輸的弱點,在於電子信號的傳輸需要同步時脈,因此時脈的提升很困難。而若不提升時脈,但仍然要提升傳輸效能及資料傳輸率,這個技術需要提升資料介面寬度,增加資料的介面寬度意味著增加線路成本、增加電路板印刷面積、增加晶片連接的線路設計困難度,甚至要改便擴充槽,這是相當複雜的+困難!
而串列設計可以同步擺脫同步時脈的運作方式,易於提升時脈,如此不改變接腳、也不增加接腳就可提升頻寬、傳輸率及更改擴充槽等,這樣就省下了很多的設計成本,只需致力於時脈的提升,就可以解決效能提升、效能需求等複雜的問題!傳列傳輸的介質是採用同線路傳輸,而理論上銅線傳輸是10Gbs如果3GIO要是達10Gbs的極限,未來只要換做光纖(Fibre Channel)傳輸,光線傳輸率又比銅線來得更快,往後應有更好的傳輸介質可以提供更高的頻寬,因此3GIO的頻寬可說是無可限量!
3GIO交由PCI-SIG負責:
以前英特爾提出PCI匯流排後,將PCI規格交由PCI- SIG組織機構負責,而該機構順利的推展PCI,不僅x86、PC所使用的PCI,連Apple電腦的AlphaServer等其它RISC電腦也採用,如今3GIO希望能與PCI一樣的成功、普及,再加上這個強而有利的組織已經有900個會員(以公司身分,多半為軟體、硬體、晶片設計公司)加入,因此若想推廣3GIO,必然選擇PCI-SIG組織了!
3GIO相容於PCI的軟體:
自從3GIO採用串列傳輸開始,明顯的將與PCI有所分歧,不僅電氣規格、傳輸方式不同、到時候的擴充型態、接腳定義也可能不同,3GIO方面完全無法使用PCI以往所累積的成績?。
不過事實上3GIO很多地方也承襲PCI,在軟體方面就盡可能與PCI一致,包括列舉、驅動程式、隨插即用的演算與支援、電源管理、熱插拔設計等,3GIO也都具備,而盡可能?
垵CI所發展累積的成果,另一方面資訊廠商、研發設計人員盡可能少更改推出3GIO的軟體與程式,最後PCI時代累積的成果得以保留、傳承下去!3GIO還增添了許多以往PCI所沒有的特性,例如:可以依據應用時間迫切性,讓某些封包優先傳輸,達到及時傳輸的效果,這點與USB、1394的即時傳輸模式頗為類似,另外也有QoS頻寬管理方面的仲裁機制,這可以看出3gio不僅重視傳輸的量,也重視傳輸的品質,讓優先傳輸的先傳輸,並控管傳輸民咼與品質,而不是所有封包一律平等地排隊並列傳輸,?br> 茤絰~真正重要、有時間迫切性的傳輸啊!話說回來,由於採用串列傳輸,加上硬體的工藝技術不斷進步,未來3GIO擴充槽將明顯短小於PCI,這點無庸置疑啊!
3GIO與PCI、PCI-X及3GIO的發展行程預估:
PCI的出現,它也是與ISA共存一段時日,推廣成功後(微軟處心積慮廢除ISA),就慢慢地廢除ISA槽,而PCI的下場也是如此(如果3GIO成功)!對於愛好組裝者而言,必須注意了!它的推出將有兩種版本:一種是低速版,另一個是高速版。低速版的擴充槽主要是在既有PCI、PCI- X擴充槽前端,這樣可以使得介面卡製造商同時製造出兼容PCI與3GIO的介面卡!高速版則是在PCI的側邊設置3GIO,這個就無法同時使用,擇一選取使用!根據官方資料,2003年?而PCI- SIG組織也估計在2004年年中,3GIO將在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低階伺服器、低階工作站等,將在2004年可以看見,再2005年以前市不會將3GIO推廣在高街四負器與工作站中!不過英特爾似乎很樂觀,他們預期2003年下半年可以見到採用3GIO產品!順利的話,這期待的設計將會將紛亂的各種介面加以統一起來,不過先後順序會是如何?連規格制定者也不敢推估!
推估統一順序:
1.南北橋晶片(意味著AMD與Intel將放棄自己專有的hypertransport,hub link技術,將採用3GIO的統一模式)
2.統一PCI
3.高速版亮相
4.取代AGP(同以前一樣,3D顯示漸漸無法在PCI上使用,逐漸退往AGP)
5.3GIO僅次於FSB頻寬的記憶體介面,去代DDR,RDRAM等記憶體介面
6.慢慢廢除PCI、PCI-X及AGP
3GIO的成員:
由此看來,三國演義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話,將在主機板掀起風暴!
華碩、康柏、微軟、IBM、戴爾、nVIDIA(X-BOX晶片)、ATI、Intel、3Dlabs、SiS、ServerWorks...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