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讀新聞或現代史須有個基本認識﹐凡是遇到聯合國軍北約軍等辭﹐用美國代替都不會太離譜。說是聯合國部隊﹐其實是美國陸軍突擊隊以及德爾塔特種部隊。這是美軍的精銳王牌﹐號稱百戰百勝的天兵天將﹐居然被第三世界索馬利亞的烏合之眾殺得落荒而逃﹐真是奇恥大辱。這也是柯林頓政府第一次嚐到對外用兵失敗的滋味。所以事後美國官方及軍方都絕口不提這場戰役﹐媒體也忘了它。鮑登發掘到這題材﹐如獲至寶。其實這場戰役規模不大﹐美方突擊部隊不過百餘人﹐歷時不過一天﹐戰場只限於幾條街﹐最合乎古典希臘戲劇“同一人物﹐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三一律﹐不論改編小說或劇本都非常合適。鮑登果然以此題材寫出一本精彩戰爭紀實。
“黑鷹栽了”讀來猶如“鷹堡行”(*血染雪山堡 Where eagle's dare)等戰爭小說﹐又有意外的結局。但它細緻描述了美式現代戰爭﹐恐怕是這本書最引人入勝的部分。突擊隊是百中挑一的精銳﹐但其實多半是高中剛畢業十八九歲的大孩子﹐因夢想冒險生涯而參軍。他們身披刀槍不入的護身甲﹐戴著紅外線夜視鏡﹐在夜裡乘著黑鷹直升機用繩索墜下到敵後迅速打擊敵人﹐再乘著黑鷹揚長而去﹐真是浪漫的現代酷武士。(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