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這就是年輕一代與上了年紀的吾等(promLin/BEE....抱歉了,拉你們下水)殊異之處....
新生代一意求炫,我們則較講究片子的''韻''與意涵.
就克林伊斯威特的例子來說,他拍dirty harry那一系列的警匪片時期,縱然是娛樂片,但也刻意反映時局/呈現了頗豐富的社會意涵....
至於,後期他自執導演筒的一系列影片,不只格局宏大/品味精闢,亦十足顯露了他知性智慧的一面,更是不容錯過的.
對他的評價,不管是70年代荒野大鏢客那一系列意式西部片,乃至80年代的''dirty harry''片集,以及他掌舵的後期作品,應該都是好萊塢拼圖中的重要一環,任何一個略有熱度的影迷,我覺得對他有一二涉獵,對觀影的視界至少是有益無害的.
更何況就我多年的閱歷,發覺週遭的博雅之士例必有個特徵:亦即心理及歷史知識的年齡都比實際年歲要多上好幾個decade.....像五/六0年代只有台視時,我們這代一整個禮拜只能有週日下午一場長片的唯一選擇時,照理講電影知識活該極貧乏.....;但說來也怪的是,只要在如今仍對電影保持興趣的同一輩知友,觀影心得反而更廣寰....或許該這麼說:就因為記憶太模糊/滋味也因是更甜美,我們這夥人就特別會依憑著模糊記憶,以著一種宛若追尋逝去年華的熱情一部一部補看回來,因而積累了無數個歷史的記憶.....
也因此,如今我最喜歡說的''我最愛黑白電影''的那個論調,我說的可真是理直氣壯/聲大嗓門足的...
再說個題外話,七0年代的片子最愛於片尾拉開一個鳥瞰的大遠景,再配上一個或是柔
美或是意境遼遠的旋律(如開題所提到的主題曲)特別有種餘韻娓娓的情趣;每次看到這類結尾,好像過往一兩個小時的糾葛衝突,一霎間總會有種雲淡風輕/船過無痕的感受,頓時會為自己即將離開這場戲劇空間兒依依不捨起來......
promlin在月前曾提過的''法國四傻''的片子時,其實我就想說,它的片尾真就是最令我繫懷的-----四傻的那些胡亂搗蛋/一番翻天覆地以致令觀眾全場絕倒之後,用以收尾的例行終景倒是出乎意外地特別寧靜抒情.....
至今二十餘年,那些胡鬧片段於腦海已無影無蹤,片尾萬籟俱寂的況味卻還欲去還留.....
在cinemax剛看了Eastwood舊作的片尾,忽然就想起........
或許,時代的印記,這就是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