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引用:
最初由 coldfish 發表
ATA多少跟速度無關吧... 水管跟水流的關係,今天水管換大一點,水流就會比較大?
只要不要水管的上限小於水流量,應該都沒影響。
所以真正的速度是跟硬碟讀取的效能有關吧,
|
你這段話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
水管換大一點,如果出水量還是一樣的話,水流當然是不會變大的,但是如果出水量變大了,水流當然就變大囉!以後的硬碟,傳輸效能只會越來越高,也就是出水量會越來越大,如果沒有夠大的水管 (ATA 介面),那水流 ( 真正的速度 ) 也只是慢慢流而已,所以,ATA 介面速度的提昇是有必要的....真正會影響速度的因素,硬碟本身的讀取效能和 ATA 介面的傳輸速度兩者是缺一不可的....
引用:
若是不玩raid,有人的硬碟傳輸真的超過33MB/S ,也就是ATA33 ? 有人複製600MB只要20秒嗎?
|
你的傳輸單位有點弄錯了....
ATA 33/66/100/133 的單位,指的是 MBits,而不是你文中認為的 MBytes,而 1Byte = 8Bits,所以,ATA33 的傳輸理論值就只有 33MBits/8 = 4.125 MBytes 而已,同理 ATA133 的傳輸理論值是 133MBits/8 = 16.625 MBytes,這當然不可能在 20 秒內複製 600MB(Bytes) 呀....
引用:
沒有吧.. 真正硬碟對硬碟的傳輸,大概15MB/s吧..
|
你這裡的單位應該是 15MBytes....乘上 8 等於 120MBits,很快了耶....其實真正硬碟對傳的傳輸值沒有你說的這麼高,有 10MBytes (80MBits) 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引用:
所以ATA66,100,133不會有差, 今天同樣的機器給他換個ATA200,速度也不會變的,
|
同樣的機器,當然換到 ATA200 也不會有差,因為出水量就只有那麼多 ( 硬碟本身的讀取瓶頸 ),水管再大水流也不可能會變快的....一個只能傳輸 8MBytes (64MBits) 的硬碟,你把它接到 ATA1000 的介面上它還是只能傳輸 8MBytes,不可能會變多的....
引用:
就像用moden上網,資料量才56k bit, 用上限1M的網卡跟10M的網卡會有差嗎?只要頻寬不要小於資料量, 對速度應該都是無關的,
今天新硬碟比較快,是因為他效能高,"出水量大",
這跟它配了根更大的水管是沒什麼關係的
若有謬誤請不吝更正
|
你說的這一句「只要頻寬不要小於資料量, 對速度應該都是無關的」是對的....
出水量大是沒錯,但是水管不能負荷這麼多的出水量,還是只能傳一定的水流量而已....只能說,ATA133 (16.625MBytes/Sec) 的硬碟,本來可以跑的很快 (假設是 12MBytes/Sec,16.625MBytes/Sec 畢竟是理論值 ),但是你把它拿去接 ATA66 (8.2125 MBytes/Sec) 的介面,結果他就只能傳輸 8.2125MBytes/Sec,那是不是就把那另外的 3.7875MBytes/Sec 給浪費掉了呢?所以,高傳輸速率的 ATA 介面是必要的,不然硬碟廠商就沒有必要一直研發新的硬碟傳輸介面了....
沒有對你攻擊的意思,純粹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