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您所謂看一看就了解是什麼意思. 高雜訊 + 高解析 vs. 低雜訊 + 低解析, 視播放器材 DNR 的能力而定, 後者較受親睞.
我想說的是, 第二片比較好是誤打誤撞的結果. 照道理第一片應該是 低雜訊 + 高解析, 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畫質. 把畫面弄糊只能治標, 換掉母帶才能治本.
再說, 若真要減少雜訊, 廠商出動 3D DNR 總比直接以 n-tap filter 模糊畫面的手法要來的好. 以下是第一片的畫面以軟體 3D DNR 處理的效果, 解析度仍維持在一定的程度, 雜訊量比第二片更少.
把這些圖抓下來, 用 ACDSee 反覆切換就曉得差在哪裡.
這跟 A/B Test 沒什麼兩樣, 所謂畫質好壞就是這麼比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