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ster Member
|
擷取時即使選擇NTSC VCD,仍舊可以調整IBP框的各數!所以即使設定成NTSC VCD∼仍舊可以調成”非完全”正規的擷取格式!設定成NTSC VCD只不過是幫你把每秒Rate設定為固定流量1150Kbit/s跟聲音流量設為224Kbit/s罷了!多出這個選項是為了讓使用者更容易上手!若你將MPEG設定如上∼擷取出來的東西是一模一樣的!
剪輯軟體”大部分”都會再作一次重新編碼的動作∼只有少數號稱”剪輯不會影響原本品質”的軟體在”非剪輯區”才不會作重新編碼的動作,但是在”剪輯區”還是重新編碼過了!另外你提到的問題∼若沒有剪輯過直接燒錄不會跳框!剪輯過就會!可否請你將你使用的剪輯軟體Post出來好分辨問題到底為何,另外∼你的剪輯軟體設定的輸出格式部分是否設定正確!
沒剪輯過不會跳框∼剪輯過則會!大部分發生的原因是你的剪輯點問題∼一般來說!很難知道目前剪輯點到底時處在I框或者BP框上,也沒有人在作剪輯時會那麼注重這點∼當你剪輯點是處於I框後,剪輯軟體勢必得在你的第一框上再補上一個I框,因為補上這個I框的問題∼第一個串流編碼長度將與第二串以後的不同!某些老舊的笨機器無法分辨下就會照著正常解碼模式去解碼∼理所當然就會跳框了!哞有一台老舊的Pioneer LD/VCD機子,擷取成高Rate的檔案並剪輯過後放到此機器上播放時常也會發生跳框的情形!但設定接近正規MPEG-I For VCD模式時∼跳框的情形明顯減小。
另外∼為何原版片上的檔案拿來剪輯不會跳框!因為原版片上的都是正規格式∼自然能讓老舊機器正確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