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occer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902
談談廉價墊材

所謂的廉價墊材,這邊是指隨手可得的茶杯、老人茶杯、便宜角錐、橡膠墊、磁磚、質地不佳的木板等等,一顆(片)單價在100元以內。

以前我也覺得給器材墊點東西是必要的,因為那會讓聲音更凝聚,聽起來更過癮,但最近我發現到這觀念急需修正….

這些低價墊材,說穿了就是「挖東牆補西牆」,只不過挖掉的「東牆」,可能是當時聽不出來的。怎麼說呢?

在器材搭配不佳,調整也沒調好的情況下,根本就沒辦法把細節表現出來,離所謂的「輕鬆自然甜美」更是差了老遠,這個時候用上墊材的確有著驚豔的效果,改進的部份清楚可聞,變差的部份則是察覺不到。

例如用了角錐會被吃掉的細節,就算不用也聽不出來;又或是用了角錐會讓聲音變緊張,反正不用也是那麼緊張了。

即使金屬錐有刮耳的問題,便宜的木錐又有聲音鬆散的問題,但都可以讓聲音改變,這改變確實會吸引人。

工業用橡膠墊也是一樣,雖然這東西是音響論壇大力推薦過的墊材,但用上它聲音會變的太黏,要配合厚布來使用,可是這麼一來又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的表現。

茶杯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它有束緊低頻的作用,但那也不過是讓聲音變輕變浮,進而讓低頻量感減少,順便把細節給吃掉了….

當器材等級提升,調音經驗增加之後,若把角錐等廉價墊材一拿掉,會發現「之前被挖掉的東牆」竟然是如此之大,而「補上的西牆」卻又是那麼微不足道,根本不需要用上這些弊大於利的墊材。

還記得我前幾天所說的例子嗎?只是把擴大器下面放了三片金屬墊片,聲音就整個悶掉了,抽走之後馬上海闊天空….當我再把下面的石英磚抽走,能量感增加的程度比換線還誇張。

以前看到一些樂友說:「不好的墊材還不如不用,聲音只會更壞。」那時我還半信半疑的。

現在我非常相信了,當器材與調整讓聲音達到一定水準之後,不好的墊材真的是不如不用,對聲音的改變是弊大於利啊。

所以,我姑且下了個結論,用墊材是兩面刃,同時既改善了某部份,也影響了另一部份,至於整體看來是利或弊,只有自己用了才知道。

但請千萬記住,系統有所更動之後,務必把墊材也重新調整一下,不用花一毛錢,也許就能有很大的改善呢。

Ps
有機會我希望自己能用到高價一點的墊材,例如GoldenSound的陶瓷錐(三顆1000左右)、Soundcare的SuperSpikes(也是差不多價錢)。
http://www.thlaudio.com/SpikeConeMn.htm
(剛好找到討論:http://www.joyaudio.idv.tw/forum/to...p?TOPIC_ID=1683)

最想用的還是上亞老陶的紅壇木柱,可是價錢實在太不親切了,一顆就要500元,買6顆墊在喇叭下,花的錢超過喇叭的四成….這會不會太誇張了?

補充:
墊材的相關討論串
http://www.joyaudio.idv.tw/forum/to...378&whichpage=7
     
      
__________________
男人的浪漫...就是沒錢
舊 2003-02-11, 10:35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occ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