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occer
名詞解釋:
◎極低頻─20~40Hz
這部份非常難以再生,器材跟空間都有責任,幸好正常樂器也幾乎沒有這部份的聲音,所以不必強求。
◎低頻─40~80Hz
這部份是關鍵,一般的書架型喇叭能延伸到60Hz就不錯了;落地型喇叭能到40Hz也是很好了。
樂器中的鼓聲、double bass等,以及影片中的爆炸、punch感等等,都是以這部份的聲音為主。
◎中低頻─80~160Hz
通常所謂的駐波問題,指的就是這一部份的駐波,前面提過了,因為人耳的遮蔽效應,一但這邊的量感失控,更低的頻率就聽不到了。
諷刺的是,很多人會誤把這部份的聲音給當成所謂的「低頻」.....
|
借用一下Soccer兄的文章
如果大家想體驗一下何謂各階段的低頻
應該去找一下已經錄好各頻段的那種測試CD, 或是自行燒錄的也可以
體驗一下何謂50Hz以下的極低頻
(基本上人耳很容易被80~50Hz的聲音騙過去, 誤以為就是極低頻)
(我講的不是純數據的事情, 大家聽了就知道  , 那種聲音你想用喉嚨叫出來都不夠低)
__________________
八啷梆梆梆~
不管別人發生什麼事~~快來跟我一起跟著團購的拍子~~I'm loving it~~
"買到飽"~~(要配合音樂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