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有計算GAP的公式
剛買 BP4 時,有找過相關文件,但燒出來片子使用下沒影響,
何必去在意,我只在意燒錄出來有沒有問題,在意這個問題不代表
燒錄出來沒問題,相反的我是軔體工程師,我才會注意這種事情,
「因事而為之」,不然事情做不完,且老是被廠商帶著跑。
>> PLEXTOR PX-W4012ta燒Ritek版面白金片有時會甜甜
>> 圈,同樣的片有時不會有...
應該去向廠商抱怨才對,4012TS 我手上萊德白金片就有四種,外加
兩種萊德代工的片子,因此共六種白金 看不到刻痕,只有水藍片
在某光折射角度下才看的到 40x 燒錄痕跡,如果用強光 可以微微
看到 32x 燒錄痕跡。
>先去搞清楚jitter到底是什麼東西,再來談"被AMQR優化
>音質的處理
是看了不少,早期的電腦光碟機也不見得每台都有 Jitter 的功能,
,早期網頁上也有所謂討論燒錄軟體的不同,對備份對音樂片的影
響,基本上真的要細分這些,我只能說「不要玩了」該真正計
較的是產品研發工程師而非消費者,消費者只需要買來的產品充分的利
用才是真,額外的 我沒我說過備份出來的片子是好還是不好,只註明
「有差別」是否比原版好,得看個人,畢竟 Yamaha 在文件上沒寫
吧 ^_^|| 大概也不能寫,寫了會被告,且還得找出一堆法官看不懂的
專有術語。
台灣的音樂片 至少我沒看到台灣的廠商有去注意壓片出來的品質,最多用
所謂的黃金片來充場面。
在扯上後端的處理,很多人都談到 電腦音效卡的問題,但用在汽車音響
手提音響、家庭一般用音響,何必去注意這些細節?仔細判別這些會瘋掉
的,類似網頁也是討論一堆、火氣一堆的論點,弄到後來...繼續等待新的科技。
倒回來想想,早期的 黑色唱盤 ,以及復古的真空管...,還不是為了喜好的不同。
DVD-Audio 是可以期待的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