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hiromi_tu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125
響應時間(二)

一般LCD面板的畫面更新頻率是60Hz,也就是每秒鐘要換60次畫面,不管目前顯示的圖片是否有在變動都會以這種頻率重新顯示,因此每個畫面持續時間是1/60=16.67ms,如果響應時間遠大於這個值,畫面在動時就可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注意是模糊的影像,不是殘影,殘影是另外一個問題。

你可以這樣測試:
在MS Windows所附的螢幕保護當中有一個"留言顯示",設定值裡面可以更改背景顏色和留言內容,把背景選成灰色,留言打入++++++,字型選大一點,然後讓它跑,仔細看, 可以看到加號背後拖著一個模糊的尾巴,這就是響應時間不夠快造成的,CRT沒有這樣的問題。

這就是說,目前的LCD monitor其實不是很適合用來看影片,不過我實際測試的結果,普通使用者如果是觀看一般影片(比如說ㄟ片)其實影響不大,要看那種畫面閃來閃去的動作片,很用力去盯著看某些其實平常不會去注意的背景才會發現品質下降,玩game的話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市售的LCD monitor對於響應時間的規格還有另一個陷阱,有些廠商響應時間只寫rise time,所以如果買monitor時看到響應時間只有15ms甚至更低,最好問清楚,通常就是這種情況,真正小於15ms的產品大概還要過好些時間才有可能在市面上看到。

另外有一些高階LCD的響應時間的規格可能是寫全灰階切換小於16.67ms,這是指不管是多少灰階切換到多少灰階,都保證在16.67ms之內完成動作,注意不是rise+fall time 16.67ms,這是在驅動電壓上面上了一些手腳達到的,目前還不多見,但不是沒有。這種面板用來看影片
畫質比起傳統的LCD就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保護玻璃

有些人在購買液晶顯示器的時候會要求裝上保護玻璃,這個動作好不好見仁見智,我個人就很反對,但我有一個同事就買一個有裝玻璃的。

CRT的表面是玻璃,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反光,尤其如果背後有窗戶或燈光就非常的討厭,常常會看不到畫面。
LCD的表面最外一層是一片偏光片,這一片偏光片通常作過一些特殊表面處理,硬度比較高(一般規格是3H),並且具有防炫光與抗反射的功能,所以LCD不會有像CRT那樣有反光的問題。可是一旦裝上保護玻璃這一切就毀了,你背後的光源對你的CRT螢幕造成什麼樣的困擾都會在LCD的保護玻璃上重現,浪費了表面偏光片原本的設計,破壞影像品質。

那為什麼有人要裝玻璃?因為使用monitor時手指常常會在上面指來指去,而偏光片印上指紋印之後會很難消除,光用布是擦不掉的,如果裝上保護玻璃就很容易清理。另外就像我同事的情形,他一買回家放,他兩個還沒念幼稚園的兒子就來用力壓,當場讓他覺得玻璃買對了。

其實LCD沒有那麼脆弱,若不是很用力去壓或是撞擊是不會破的,壞點也不是摸出來的,除非擺LCD的地方常常有很沒斬節的小朋友出沒,否則不建議裝保護玻璃。要擦掉偏光片上的指紋,可以用水加一點點洗碗精,用布沾濕後去擦,再用布沾清水去擦即可,輕壓液晶螢幕不會使液晶流出來,那是密封在面板裡面的,萬一打破液晶螢幕的話(破裂處會黑掉)要盡快處理掉並用肥皂洗手,因為液晶是有毒的,不要摸一摸然後不小心吃下去。

殘影

殘影是指畫面切換之後前一個畫面不會立刻消失而是慢慢不見的現象。

殘影與反應時間不算同一件事,殘影可能要兩三秒後才會完全消失,而液晶的反應時間是十幾到幾十毫秒,一個設計得好的液晶顯示器,就算反應時間是15+35ms,也不可能讓使用者看到殘影。

殘影發生機制有些複雜,通常是同一畫面顯示太久的情況下,液晶內的帶電離子吸附在上下玻璃兩端形成內建電場,畫面切換之後這些離子沒有立刻釋放出來,使得液晶分子沒有立刻轉到應轉的角度所造成。另外一種可能情況則是因為畫素電極設計不良,使得液晶分子在狀態切換時排列錯亂,這種情況之下也有可能看到殘影。所以以為反應時間快就不會看到殘影,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面板廠商測試殘影的方法是,常溫下點西洋棋棋盤黑白方格畫面十二小時,然後切換到128灰階去看,標準是是在5秒(?)內殘影必須消失,一般使用者選購monitor時,可以用power point畫一些白底黑格的圖以及一張128灰階圖去切換,如果嫌麻煩,也可以把螢幕背景設成128灰階,然後叫出踩地雷點到暴掉(所有黑色地雷會顯示出來),擺個幾十秒或幾分鐘
然後關閉,如可以看到殘影(不是五秒喔, 看得到就算),那就不要買。

注意一點,不要一直盯著測試畫面看,切換後才去看,不然可能看到的是人眼的視覺殘留。

to be continue...
舊 2003-02-09, 03:33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iromi_tu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