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無心人
那何必計較更渺小的雷射功率...
>>>
用這句話還你....
講究的人就是會計較....
CLV當然比CAV好....
不然一堆人在測c1c2時....
CAV尾段會飄....
是飄好看的啊....
這還需要解釋嘛~~~
(固定功率當然比變換功率好)
與其計較為乎其微的GAP.....(連看到看不到)
那我還不如計較自己所見&所知的事實....
p.s.要證據???
>>>
請自行翻閱PCDVD燒錄版理一堆人所貼出之c1c2策試圖
當然CD-R Info也是有滴
4824ta跟4012ta都是採用三洋控制晶片...三洋為何捨棄Z-CLV改用Full-CAV...
>>>
這點很早以前就從LTR-40125S身上證明.....
寫入模式是由韌體控制.....
並不是控制晶片決定的.....
(32125W.40125S.40125W是Z-CLV & CAV通吃的機種)
要證據???
>>>
請翻閱PCDVD燒錄版本人曾教人升級韌體的文章
本人既不排斥Z-CLV.....
更不會討厭CAV.....
只不過本人是慢速CLV信奉者.....
既然您堅持CAV就是比Z-CLV是因為GAP.....
YAMAHA採用P-CAV&CAV那麼久了.....
都沒辦法拿出可以真正推倒Z-CLV的證明.....
您一個人卻是鐵口直斷有GAP不好.....
那麼您倒是說說看.....
GAP實際到底是影響到什麼.....
kimogi???
可別跟我說這種沒水準的話啊.....
麻煩請您拿出一些實際的證據.....
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說.....
|
C1C2尾段飆高...你用哪台機器測...哪台機器燒...飆多高...請給數據與單位....
你沒看過Z-CLV燒出來的照樣尾段飆高嗎...
以極少的例子就拿來推成理論...我看你論文怎寫的...
自己去CD-R info看看CRW-F1燒錄出來的片子有幾片C1C2難看的...
GAP可以說看不到...c1c2肉眼是又看得到喔...
既然你要凹GAP沒差...那C1C2又哪裡有差...還不是一樣可以讀...
聯發科的晶片可以用韌體改寫燒錄模式....你確定三洋的晶片也可以嗎...
以一概全你真行阿...我看依你的實驗證明OAK的晶片也是可以用韌體改寫燒錄模式...
祝你成功...把4012ts改寫成CAV看看...加油喔....
GAP哪裡好...你倒是說說看...不好的東西硬是要硬凹...你下次可以改凹jitter好了...
對於Data CD來說影響不大...對於VCD,Audio CD便有影響...你連這都不知道嗎...
YAMAHA沒辦法證明CAV好?現在哪一家不跟著用CAV...
自己去用用YAMAHA燒出來的片子測測jitter...是不是很爛阿...
怪了...人家是在比好的...你是在比差不多沒影響的....
我可沒一口咬定CAV比Z-CLV好喔....我只說個人認為Z-CLV變數較多易出槌...
你覺得控制電子誤差小還是控制機械誤差小....哪個精密度可以做得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