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lies肯定是位用功的人或學生,受教了。
一點看法,從前面幾篇來看,商業網站的名詞解釋,顯示了近幾年已有許多人引用了水線這個稱呼,反觀師大物理還是使用(N)地線或中性線來稱呼。而中山也有強調水線使水電師傅的俗稱。至於學術及研究單位是否開始引用及納入,則還有帶商確。
科技日新月異,專有名詞有屢有新詞,由下而上不是不好,而是要統一。必也正名呼是最基礎的事。如果不能達成上下共識,那新詞反而會混淆了。幾年前對岸跟我談到模擬量與數字量,一時間把我給問傻了。
當初那位水電師傅若懂多一點電學,也許會用土線來稱呼而更恰當以不一定,他以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概念出發,教了許多徒子徒孫的水電師傅,今日甚而影響一般普羅大眾而至學術殿堂,我想也是他始料未及的罷。肯定是好大一家水電行啊。
一般家庭怎懂要加裝漏電斷路器呢?我自身對家中某一危險電器有加裝。但若沒有接地線來配合,人依舊是不安全的,因為漏電斷路器只做斷電的動作,卻不管漏電是從何處跑掉,若你沒有做接地線接地,電還是從人體貫穿而至大地。
只斷電而依舊傷人,這不是目的。所以正本清源之道,還是應該強制建造者必須提供接地線至住宅單位。何況電氣用品也越來越複雜。更需要良好的接地系統來保護或發揮效用。綠色的線並不貴,是時候該呼籲了!
靜電與漏電,都等靠接地來解決。目前大概都得靠自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