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wl
看KVCD設定規格發現IBBPBBP....問題?
只要讀取KVCD資料有一個I or P or B 有問題
畫面馬上就完了..就要等下個I才行因為P and B
太多了.可能無法像VCD and DVD 一樣很快恢復
|
很深入的問題………..要知影像製作包含了很多考慮的因素, 而I, P, B只是關乎Frame rate的部分:
I-frames (Keyframes)
P-frames (Delta frames)
B-frames (Bi-directional frames)
在這裡不想花太多時解釋有關3項frames的細節, 因每位大大相信早已了解, 所以簡略的概述…….
GOP(GROUP OF PICTURE)訂定了frames的每組長度, 例如GOP=12. (IBBP) i.e IBBPBBPBBPBB
I= I-frame 是包含每組最重要資料,獨立的不依賴其他frames(類似定格資料), 但負責主導其他的Frames的處理, I-frame的損毀將對影片有嚴重的影響…….
特性: 可處理速度-----快, 但容量大, 不利壓縮處理. 全I-frame製作的影像檔雖然質素不錯, 但由於Data rate亦相當大, 在處理上有一定的難度.
P=P-frame 依賴I-frame的內容提供動態的資料…., 但由於依賴先前Frame資料作主導, 所以處理速度受較前位置的Frame影響而較慢, 在一些較舊或效能低的電腦或VCDplayer上會有掉格的出現.
特性: 所格所佔的容量相對較細, 易於壓縮處理…
B=B-frame 提供影像資料, 原全依賴I-frame及P-frame的管理, 被處理的速度亦較P-frame的慢…..
特性: 佔位少, 可被壓縮性高, 如在I&P-frame主導的影像檔再加上高速的CPU環境下, 少量的B-frame掉格也不會對影片有顯著的影響……….
結論是:
1. 無論任何一類Mpeg format, I-frame及P-frame的損壞會令影片掉格或轉檔出現問題, 所以你提出的問題並非KVCD獨有,
2. 好的encoder會自動加插I-frame的位置及與P及B-frame的配置考慮, (所以暫時應按照kvcd.net的建議進行嘗試),除此之外亦包括考慮Compression efficiency, Maximum quality, Bitrate accuracy, Encode performance, Decode performance, Post-processing 及Compatibility.等因素; 所以斷定KVCD的問題最好還是親自使用和體現最實際
3. 同意KVCD似乎增加比VCD更多的P&B-frame去達成它的高壓縮的, 所以對Standalone player有一定的要求, 而並不是所有的player皆可播放, 但考慮到不用額外地增加器材或安裝codec便可多一倍貯存VCD檔, KVCD在以上第二項所述的encoder考慮因素上, 已算處理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