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icky17
Senior Member
 
micky17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Germany
文章: 1,11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RogerShih
音樂本身就是一種主觀, 也許 my style 就是與眾不同, 我喜歡的是我自己要的, it's simple.

說到現場, 什麼樣的現場才是現場?一場演奏只給一個人聽, or 一場演奏給很多人聽, 那種感受是不同的.

交響樂的現場、跟 Pub 即興爵士的現場, 又是哪裡不同?我的現場經驗跟你的現場經驗又有多少差異?

取決的, 不應該是動不動就拿現場來說, 音響器材的極限說穿了很簡單, 沒有視覺的輔助, 管你二聲道喇叭、耳機還是多聲道, 都稱不上絕對的臨場感受. 那麼拿現場跟音響器材相比, 有什麼意義?

不管如何, 透過音響器材, 能喚起記憶裡、經驗中曾經親身經過的體驗, 這樣的器材, 就已經是自己要的了.

透過器材的現場重現, 讓自己恍然如當時, 就是好的器材.


Bravo,有沒有發現,當您聽完一場音樂會,不管是何種性質的,身旁經過您的人,有的稱讚,有的是數落音樂家的錯誤,有的甚至是大聲的不屑,直喊花了冤枉錢,但是....

就像您所說的,音樂是音樂家在表現沒錯,而聽的人是您,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力或是欣賞的程度不同,沒有等級的高低,只有口味的不一,我喜歡粘粘的弦樂聲,並不能要求您也附和我,歌手今天的嗓子渾厚低沉,我聽了昏倒,你卻覺得那是今晚的焦點.

學音樂的人都知道,表演並不是只有把聲音拉出來而已,而是得加上視覺(Visual Effect),才是一場成功的演出,有看過Simon Rattle的現場演出嗎?在台上的他,那種直接震攝您心理的誇張肢體動作,看著看著,不知不覺,您就會被他帶入他想要讓您進入的音樂幻想世界,演出結束時,站著鼓掌不下20分鐘,為什麼....好像英文裡是叫做"Chrisma", 德文是 "Aufstrahlung",中文應該叫做"舞台魅力吧"!!

很多好的演奏家,就是因為缺了這種魅力,而無法大紅大紫,拉的和 Maisky 或Yo-Yo Ma一樣程度的大提琴大師很多,但是就是沒有辦法像他們那麼的受到觀眾的愛戴,這是很重要的原因.

錄音,就是要把這種現場的氣氛讓您可以在家裡享受,

不管如何, 透過音響器材, 能喚起記憶裡、經驗中曾經親身經過的體驗, 這樣的器材, 就已經是自己要的了

太棒的一句話,沒錯,就是這句話,您才會有好的錄音可以聽,有好的,高貴的器材可以敗,剛剛聽完Stan Getz的現場,馬上跑去買一張內容差不多的CD,回家放入player,拿杯紅酒,刁根煙,坐在Sweet Spot,眼睛閉上,再度回到剛剛的現場,這就是享受啊
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參觀我的站
MY Music
舊 2003-02-03, 08:29 AM #8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cky17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