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輪到秦王。在無名談及自己利用殘劍、飛雪及丫環如月間的愛妒糾葛而取勝時,秦王已然覺得不對──三年前與殘劍飛雪的近身相對經驗,讓他對於這兩人的個性有某種程度的瞭解。憑藉著識人的本領與無比的自信(可能還有位高權重者特有的警覺心),秦王道破無名的計謀,甚至推衍出另一套與事實相近的情節。開疆擴土、書寫同文的氣慨,加上獨到的眼光,在在顯出這歷史上一統中原的君王氣度非凡。
更為懾人的,是秦王在識破刺客計劃後的表現。
侃侃而談的態度、擲劍給無名而後自顧自地悟字的動作,無論秦王真有死生不顧的精神也好、或有臨危不亂的膽量也罷,這些舉措很明顯地影響了無名的最後決定。高高在上的寂寞,讓秦王在發現殘劍竟然如斯瞭解自己後產生了死亦無憾的感慨;而對於無名這條好漢殺與不殺的裁示,他也在難以取捨之下做出了最實際的手勢。
忍受孤獨與誤解,執意為現世開創新局的角色,夠不夠「英雄」?
最後,談談如月。身為殘劍的丫環,有人認為如月根本是個多餘的角色。但事實上,我覺得如月是最能代表芸芸眾生的角色。在無名敘述的故事裡,她是個被殘劍利用來惹惱飛雪的道具(如月與飛雪比試時,直言飛雪殺掉殘劍是『做了傻事』,是故殘劍極有可能根本沒與如月發生關係);在秦王推理的版本中,她是個一心擁護殘劍決定,但拼盡全力也無法改變局勢的配角。而在最後的真相中,如月則對無名直言自己是個「什麼都不懂的丫環,但公子(殘劍)贈此二字予你,定有深意,所以我也替公子拜託你」。
無論是順服或者抵抗,最後情勢的渦流還是無法自己掌握,只能隨之順流。
在三段故事裡,如月這個角色的個性其實最為一致。無論是無名的謊言還是秦王的推衍,似乎都因如月根本不重要,所以只要將她放進情節裡讓她順勢演出即可,完全不需要另做安排;就像如月在樹林裡與飛雪激戰、拼盡力量依然無法自漩渦似的落葉中掙脫一般──其實紅塵翻滾,誰不如此?
究竟誰才能算是真英雄?或者所有角色都只是亂世眾生,根本無所謂的「英雄」?
這部電影裡並沒有答案。沒有答案不打緊,但這部電影還有些別的問題。畫面很美,但有時過於冗長;對白深度時好時壞,有時聽來有力、有時聽來突梯;有些段落的表演極具電影特有的張力及氣度,有些段落卻像演員過多場景過大的舞臺劇,看來怪異。但除去瑕疵,這個故事的確提出了一個對「英雄」角色解讀面向的好問題。
亂世眾生,究竟如何方稱英雄?
0301182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