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接著談談飛雪。飛雪為趙國將軍之女,刺秦自然是為報父仇、以雪國恥。為了趙國的這個帽子很大,但飛雪的刺秦動機分析起來其實極為私人,甚至極為情緒。無名講的第一段故事裡,飛雪因妒刺殺殘劍;秦王推測的第二段故事裡,飛雪因愛而自願犧牲,但在第三段的真相之中,不難發現飛雪念茲在茲的,其實只有刺秦一事。
難道這只是個一意孤行、被仇恨矇了眼的角色?其實不然。
殘劍、無名之類的人物,是沒法子成就革命事業的。能夠把自己的身心燃出怒火、將單一純粹的信念從一而終貫徹的飛雪,才可能成為一個在大建設前先進行大破壞的革命份子。飛雪可以因殘劍的拒絕刺秦而三年不同他交談(這事兒被無名以另一個理由編進自己的故事裡),可以因殘劍的拒絕刺秦而否認他對自己的愛意。如此地專注、如此地義無反顧,其實才是投身革命的必要條件。
那麼,為了某個目標堅持到底的這個角色,算不算是個「英雄」?
續談殘劍。殘劍在落拓江湖時與飛雪相遇,一起習字悟劍,三年前雙劍合璧殺入秦宮,三千鐵騎無人能擋;但在與秦王於大殿一戰時,殘劍在得勝的剎那卻選擇不殺秦王。為此,愛侶飛雪與之翻臉,無名聽聞此事時亦無法瞭解。個人的仇怨、國家的恥恨,放到天下,都變得微不足道;殘劍對無名道:放眼當今世上,唯秦王一人有力平亂止戰、安定天下,從包容天下的眼光來看,秦,不該刺。
由字悟劍、也因此悟出包容胸襟的殘劍,其實還是有勘不破的關卡。
一心想要刺秦的飛雪怨怪殘劍心中只有「天下」,無法相信他的心中也有自己,但事實上殘劍的眼光已然超脫塵世紛擾,唯一的心願便是與飛雪相依生活,滿足簡單已矣。當這種願望無法達成、愛侶對自己不能諒解的情況下,殘劍選擇結束生命以示誠心;在殘劍飛雪相對,一人俯首長逝、一人仰天號啕的畫面裡,帶出一種盡心盡力後的釋懷及追悔莫及的憾恨。
如此超然、如此洞察、如此胸襟又如此深情的角色,是不是「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