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首先是無名。無名是趙人,父母為秦兵所殺,自幼流落在秦。十年前得知自己的身世後,立志刺秦,練成「十步一殺」的快劍,十步之內,出劍迅速精準,若能近身狙擊,秦王必死無疑。是故,無名要刺秦,得先想法子接近秦王,縮短上殿跪拜時過遠的距離。於是他把腦筋動到秦王懸賞緝拿的三名趙國刺客身上,這三人令秦王不解甲冑,打敗他們其中任何一名,皆有賞金封候、近王對飲的好處。無名自己是個死士,而這三人的敗亡,則是他預備應用的誘餌。
在電影裡,無名這個角色的刺秦立場,最為實際。
當他得知自己原為趙人、雙親皆為秦兵所殺的身世後,便矢志刺秦。而在與殘劍一談、得之「天下」二字相贈時,得悟殘劍不願刺秦的原因。在他入宮晉見秦王、講述自己編造的故事而被秦王道破之後,明顯地認同了殘劍的觀點。知道自己的雙親被秦所殺,所以打算刺秦報仇,於是十年苦練劍術;在聽了殘劍的勸言、並親眼得見秦王風範氣度之後,便做出放棄刺秦的決定──無名不管是向刺客們尋求犧牲還是與秦王對談,幾乎沒有大喜大怒的表情,充份表現這個角色擁有一種超脫於情緒之外的實際執行力量。刺秦可以完成自己十年來所堅持的信念,然後一死;不刺則是選擇信服秦王有一統中原的大能,但自己照樣得死。同樣是結束性命,無名在最後的剎那做出推翻自己十年苦練因由的抉擇,無疑地需要克服極大的掙扎。
也許,無名這個角色的表現,稱得上是個「英雄」?
再看長空。長空銀槍,未露槍尖便已然以一敵七讓秦宮七大高手敗得心服口服。秦王說這人心高氣傲,自認天下無敵;倘若這個推測為真,那麼不管長空與無名在秦宮高手面前的那一戰是當真不敵還是權宜佯敗,肯定都令長空很不好受,也令無名的故事更具說服力。綜觀全劇,不難發現其實在無名敘述自己與長空一戰取勝時,秦王並未生疑──這餌,無疑地比其後殘劍飛雪的段落更能讓秦王安心吞食。
所以,長空也許是所有角色裡,最為深沉隱忍的一個。
假若善於識人的秦王對其「心高氣傲」的評語不假,那麼無論他是在眾人面前真敗給了無名、還是兩人串通好了要演這麼一幕劇,長空的表現都絕非量小善妒,反倒是個能以大局為重、隱忍情緒的俠士。倒過頭來想想,假使秦王對長空的觀察並不準確,那麼,長空就是個深思熟慮、甚至能造就對手心中假象的深沉角色。
或者,這樣一個扮演完美誘餌的角色,才真是個「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