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請問IVTC?
瀏覽單個文章
meidoku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872
回覆: 回覆: 回覆: 回覆: 請問IVTC?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de
CCE 不能吃 VFAPI 的 AVI 啊,這可真是麻煩。
因為我的電腦不能裝 CCE,所以我從來沒試過,提供了無用的方法,真是抱歉 ^^;。

不會^^
引用:

如果可以吃 VD 的 .vdr 的話,那麼也許可以這樣做:用 TMPGEnc 做 IVTC,然後存成 .tpr。轉成 VFAPI 的 AVI,用 VD 開啟(這點我確定 VD 可以吃)。然後再用 VD 輸出 .vdr,餵給 CCE。
繞一條大遠路 :P
這樣速度可能會稍微慢一點。

很可惜,這方法我也想過,但還是失敗。
不過是很久之前試的,不太記得,我再試一次好了。
引用:
VD 有外掛的 IVTC plug-in,我沒有用過,可能要找一下。
或者是用 Avisynth 的 IVTC plug-in,寫好 .avs 後用 VD 開啟,輸出 .vdr。。

小弟孤孤陋寡聞,這兩種方法,到是第一次聽過。

引用:
我沒有用過 CCE,無法評斷 5-pass VBR 是不是會比 TMPGEnc 好。不過根據我過去的使用經驗(PWI, Panasonic MPEG2/1 Encoder, MainConcept MPEG Encoder, LSX-MPEG Encoder, MPEG Conversion Studio, ProCoder, .....),沒有一個比得上 TMPGEnc 壓出來的畫質。
所以我非理性地相信,TMPGEnc 是最強的 Encoder :P

單就畫質來說,我也覺得TMPG是我用過最強的,但只限於CBR。
若是VBR的話,CCE就有其過人之處了。
TMPG的VBR,缺點是在流量的控制之處,該高的不高,該低的不低。
這點CCE就強過太多。若是流量從頭高到尾,CCE的優勢就不明顯。
但若是要壓一段平均流量要控制在5MB之內的影片的話,CCE比較佔優勢。

不過我反覆實驗之後,發覺5-PISS沒什麼差,白白浪費時間而以
(就好像用TMPG開到最低速一樣)最多3-PISS就很猛了。

剛剛的實驗,一段兩分14秒的影片,直接用VOB過給D2V,再過給VFAPI,再過給vdr。然後用cce來壓,1-piss就要花8分鐘,3-piss就要三倍時間。

轉成無壓縮的AVI,再給CCE壓,用3-piss,也只要約6分鐘。(當然vob轉成avi的時間沒有算進去)

如果是用1-piss的CBR,就不用這麼麻煩,但若是要用到VBR,先轉成無壓縮的AVI還是有差的。(只是代價太大)
舊 2003-01-12, 09:45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eidoku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