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您的住址: FOCUS DVD
文章: 3,093
|
昨天終於去看完了魔戒二部曲,大致發表一下個人的觀感如下:
(以下包含有劇情部份,在意者建議直接跳過)
劇情架構:
魔戒二部曲與首部曲最大的不同,就是單線是劇情轉換為多線式劇情,對於小說來說,
完整的架構與交代可以用長篇幅來完成,而電影在有限的三小時中,該如何處理這樣的
多線是劇情,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二部曲中很明顯的將小說的內容做了極大的濃縮,不同
主線之間採用交錯的方式進行,這一點,個人給予正面的肯定.有人說,為何不如同小說
一般,對於單線部份先交代清楚,再行切換線路?事實上,若謹守小說的佈線,勢必會落入
平舖直述的窘境,為什麼?待會再從另一個部分來解說.
魔戒二部曲與一般續集電影不同的是,他必須對於故事主軸做出交代,還必須兼顧
未來第三集所必須的前置元素,同時最重要的是,他不能背離對於單獨欣賞的娛樂感
,魔戒二部曲在這一方面的努力,已經可以算是滿分了.佛羅多與山姆的支線不能不談,
咕魯的角色不能不重(這對第三集有重要的佈線).皮聘與梅里的樹人之線牽涉薩魯曼
的失敗,當然要談,洛汗國的戰役對於未來剛鐸的發展的劇情,也是重要的一環,當然
聖盔谷的戰役在小說中是二部曲的重要戰役,導演將重點擺放在這裡,對於電影來說
,是十分適合的.其他的枝節細項,若是通通交代清楚,恐怕是影集比較適合(舉首部曲來
說,湯姆龐巴迪為何沒有出現在電影中,編劇給的答案是,湯姆龐巴迪對於以魔戒為主軸
的電影,劇情發展佔有多大的影響?這是顯然易見的).
加入亞玟的部分,個人認為除了有緩和劇情的用意之外,最大的功能應該是對於非小說
族群的電影觀眾來定位,否則亞玟中斷了第二集的出場將會使得第三集的亞玟過於突兀
,而這些亞玟的戲絕大部分是改編來自於小說最後的附錄(陳述亞拉岡與亞玟的愛情
始末,亞拉岡老去,獨留亞玟哀傷度日,是精靈選擇作為凡人的注定宿命),導演適度將附
錄內容加入影片本身,有助於亞拉岡與亞玟的感情刻劃.
希優頓的部分,小說對於甘道夫苦口婆心長邊大論來激起希優頓的再生,有深的描劃,
但是電影可不能這樣演,利用法力將薩魯曼的勢力驅離是最佳的辦法,對於觀眾也具有
較大的說服力.
起承轉合
二部曲相對於一三部曲,具有承與轉的責任在,個人認為電影做到了.而對於二部曲
自己的起承轉合,很明顯的,已不同於首部曲的"詩意"與"醞釀"的意境,故事進行至此,是
"山雨欲來風滿樓",風暴再起的狀況.從多線式的架構來看,前半段的"起",陳述比較循序
漸進,直到中場之後的"承與轉",洛和國的大戰一觸即發,樹人與薩魯曼的發展等開始進
行多頭並進,到尾段的"合",白袍甘道夫帶領鏢騎王出現在山頭上,千軍萬馬狂怒而下,一
舉殲滅半獸人.同時段,影片交錯至樹人展開大反擊,巨石與洪水摧毀艾辛格,佛羅多與
山姆在剛鐸國度與戒靈正面交鋒,這些橋段,同時迸發在尾段的****.這也是前面說的,
平舖直述並不能為電影帶來動人的元素,更無法做到起承轉合的安排.
關於配樂
首部曲中,配樂師表示,魔戒三部曲的配樂如同一齣歌劇,會有三個不同的主軸與段落,
直到全部結束時,所有的主旋律會同時出現.二部曲中的主旋律明顯與首部曲不同,整體
來說,以激烈雄壯為主體,比較特別的是洛汗國的全新主旋律,出場音樂採用"弦樂"絲質
來表現洛和國的悲涼與哀傷,戰爭爆發時,用的是"管樂"來展現壯勝的氣勢,一直到鏢騎
王與甘道夫俯衝而下,轉變為"合聲"的動人氣勢,這幾段洛和國的配樂功不可沒.不過相
較於首部曲的多樣化,二部曲是比較枯燥一點的.但是魔戒的主旋律並沒有漏掉,山姆與
佛羅多,皮聘與梅里的段落都有用到.
震撼與感受
二部曲給我個人的感覺,是震撼與全新的感受,雖然了解小說,但對於電影的拍攝成果,
個人不吝於給予掌聲.聖盔谷的攻城戰法與場面,震撼人心,白袍巫師出現在亞拉岡三人
面前,雖然早已知道,但還是很感動.而當甘道夫出現在山頭上,發出耀眼光芒,與鏢騎軍
直衝而下的畫面,更讓人動容.皮聘與梅里的成長,帶領樹人直搗艾辛格.山姆更加成熟
堅毅,扶持佛羅多走向未來.二部曲的電影在有限的片長與小說的包袱下,拍出了讓我
依然感動與滿意的電影.
缺失:
當然二部曲不是完美的,幾個比較讓人不滿意的是,希優頓與亞拉岡在這一段落的互動
與性格描寫,與小說有較大的出入,安排精靈的參戰,更是讓人不感滿意的安排.攻程中,
亞拉岡足見浮現的人皇特質與光芒,也沒有較佳的描述.這些是比較可惜的.
整體來說,抽離小說的包袱,二部曲個人給予4.5星的評價,5星留給首部曲,魔戒電影的
熱愛與小說文學的喜愛,將是並行不悖的,除了PETER JACKSON,我不認為其他人可以
拍出4星以上的成績,加油,佛羅多!!加油PETER JACKSON
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