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我的註腳很怪啊?因為我以前是唸生物的,唸多了會覺得人本質與猿猴差別不大,多了包裝而已。當然啦!大家應以拉大差距為己任。
會覺得古典音樂是階級產物的人,大概沒認真聽過古典音樂吧!藝術往往窮而後工,貝多芬經濟狀況不好,租屋而住,一繳不出錢來還會被人趕來趕去。因此貝多芬的音樂,總蘊含與命運奮鬥的力量,這也這是貝多芬音樂迷人偉大之處。
孟德爾頌含銀湯匙出生,一生富貴無虞,他的音樂雖美,評價就沒那麼高了。
硬把古典樂迷套上「階級」的帽子,實在是很糟糕的現象。這讓我想到電影「187社會檔案」(187),裡面有個出生貧窮卻力爭上游的黑人女孩,同學都嘲笑她「用功女孩」(School Girl,中文字幕翻譯成愛現女,完全弄擰了片中反智味道),黑人要用功,必需比白人多花十倍的精力,得對抗反智環境,用功反而成為嘲笑欺負的對象,美國黑人落後貧窮與這種反智風潮不無關係。真不希望哪天台灣也變成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