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delies
Elite Member
 
adelie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把資料讀進 Buffer 或塞到 FIFO,和 Jitter 一點關係都沒有,也許是小弟說的不夠清楚。Buffer 或 FIFO,是為了避免突然出槌沒資料送的一個「緩衝/前置區」,Jitter 的多寡,以目前的硬體 + 好的片,主要的問題「幾乎」是由 DAC 轉換所造成。當然,Buffer 或 FIFO 如果沒弄好,也會影響 DA 輸出時間點的 Jitter 問題。

這點,就算打死不信上面所述,那就參考 MyAV 的文章囉~

撇開這點,如果您抓取的資料沒有太多錯誤,用好片,那的確是有機會燒出比原版還好的音樂,因為台製的壓子... >_< 不然,請試試 Yamaha 的 AMR 或 Plextor 的 Var相關技術,根據他提供的圖,Jitter 是有改善。雖然,小弟目前還不知道,「在錯誤不多」時,前端的「讀取 Jitter」到底會不會/會以怎樣的機制影響音質?問了二十幾頁,還是沒答案,真悲慘...

另外,如果想「保存」,個人建議還是用 WAV 或無失真的壓縮格式燒成「檔案」,等未來技術更好再還原 (其實,未來可能就隨選視訊,也沒人想保存了)。如果喜歡存 MP3,那建議用 256/320 壓,其他 OGG 還是 AAC 不熟,不過應該道理類似。失真與檔案大小,永遠是個 Trade-off 的問題。
舊 2002-12-27, 04:31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delie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