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occer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902
日系器材的C/P值

這招是跟別人學來的,幾乎只限定使用在日系器材上,因為他們的產品線完整,而且C/P值也較高。

以DENON來舉例(我直接PO台規型號,但用的是日規價錢,換算表在上一篇)

1603─44000
1803─75000
2802─95000
3802─138000
3803─160000
A11SR─280000
A1SR─450000

價錢的成長比率,以及所代表的意義分別是:
70%(入門級跳到戰鬥級)
26%(1803到2802,這數字以後會隨著2803的出現而增加,但也不會超過50%)
45%(2802到3802,合理的成長)
16%(3802到3803,兩代機種的差異性)
75%(戰鬥級跳升到次旗艦)
61%(次旗艦與頂級旗艦的價差)


補充一個:現在2802到3803的成長比率是68%,以後2803出來之後,應該會縮減到50%左右。

日系機種的成長曲線(縱座標─價錢,橫座標─機種等級),其斜率會在某一階段裡面特別緩和,那段的產品C/P值都非常高。

也就是1803~3803這段。

再往上的機種,C/P值就緩下來了,甚至由於數位科技進步快,還會發生「三哥踩死二哥」的慘劇。(二哥踩死大哥是有點難,頂級機多少會「留一手」)

所以買東西之前,如果不是預算無限制,要追求頂級或接近頂級,還是買「C/P值高的戰鬥機種」,會比較划算。

(當超過了某一個數量級之後,「C/P」值是沒有意義的.....我個人認為,在音響界,基本上單機十萬塊以上的東西,就不能拿它跟別人比C/P值了,因為買的不完全是性能或規格了,要考慮的是設計理念、美感等等,那不是C/P值所可以衡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
男人的浪漫...就是沒錢
舊 2002-12-18, 09:59 A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occ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