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樓上的老兄直接給了sample就簡單明瞭。
如果你自己有拿過攝影機拍東西的話,你會知道,其實鏡頭的構成,每一個部分都是你想要表達的整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用4:3來看原來可能是16:9的影像,那切掉的左右兩邊可就不僅僅是你愛怎麼切就怎麼切的東西,可能一切割,原來要表達的東西就走樣了、變調了,甚至是不明白了。(玩具總動員的sample巴斯光年本來是在跟胡迪講話的,一切割,講話的對象就不見了!)
我是覺得這種不尊重原影像規格的方式,是一種極為不良的影像教育。影像語言在這種切割畫面的動作中,往往變得支離破碎。如果老是看這種支離破碎的影像,怎麼有可能期待觀影者"懂得"作者要透過影像語言表達的東西咧?好像是鏡頭裡只要有人出現就好了,苦心經營的鏡位啦、場面調度啦,都不過是多餘…
在大螢幕電視仍是貴族產品的年代,為了觀影者的舒適,切割畫面成4:3或許仍情有可原,但是在29吋電視一萬元出頭的年代,這種動作就顯得不可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