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
[今日之心得]
首先,shunkailu兄的器材很有實力,空間也不錯,基本上很有發揮的空間。
先講AV系統,環繞喇叭的擺位,Mirage的Omni-polar設計真的有點難搞,
不過一查一下,也只是Bi-Polar的變形,所以「後環繞」的放法還算可以。
開始調整之後....呃,不對,怎麼音壓跟delay time的感覺都怪怪的?
進入參數設定頁面一看,果然,數字不太正確,先調好再說。
幸好shunkailu兄家中有捲尺等工具,幾個人手忙腳亂量出距離、套用公式算出數值,
因為沒有音壓計,只好輪流用耳朵聽聲音大小是否一致...
接著要決定環繞的位置了,用測試軟體播放,在一番努力(四個大人柱)後,
嗯,大致上方向沒問題了,試試看電影音效吧。
神鬼戰士一放進去........完•了•
因為座位幾乎貼牆,後面音場完全沒有...只好把沙發拉出來,重新調整。
再經過一陣手忙腳亂後,總算是大致弄好了。
============================
可是這整套系統的聲音還是很奇怪,基本上Marantz+Anthem+Mirage,不該是這麼虛的聲音啊...
就算Pioneer的聲音硬,它可是「日系 AV家電級 DVD播放機」中,下盤比較穩的了。
開始檢查接線,喇叭線跟訊號線都是不錯的牌子,應該不是那邊的問題。
再看看數位線.....原來如此,一切的謎題都解開了。
DVD到AMP的數位線,是紅白訊號線.....
一時之間找不到可以代替的線,用RG-58(阻抗50歐姆)先代替一下,
是比紅白線好啦,但還是不對勁...看來下一步就是把這邊的線換成「正確的」。
================================
接著是第二套系統,小空間的兩聲道純音樂組合。
Micromega Stage4+Roksan(應該是Caspian?吧)+PMC TB-2
聲音比AV系統好上太多了,音質優美輕鬆自然,
坐在電腦前面時,有這種音樂陪伴,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不過要說進步空間也有,首先是喇叭腳架高度,因為辦公桌椅的高度略高了些,
TB-2的高音單體比耳朵還低...音場跟音像的感覺略為混亂,
可能的話,把喇叭位置抬高個20cm(空心磚很好用),聲音會好上更多。
器材擺放因為受限於桌面空間,所以堆疊在一起,
如果可能的話,讓兩台分開放置,不要彼此堆疊,也會使聲音更好。
用架子是逼不得已的做法,畢竟器材被架子「悶住」對聲音是有負面影響的。)
======================================
結論:
其實shunkailu兄的器材很有實力,也有足夠的空間吐吶。
(聽聲音就聽的出來了,例如Mirage的喇叭,空間感超棒^^)
只要好好調整,再配上大尺寸的畫面,嘿嘿,電影院都靠邊閃啦...
兩聲道系統的器材更是一時之選,只要再個人化一點,誰說「電腦喇叭」沒好聲?
(呃,是不是有人說那種等級的已經不叫電腦喇叭?)
註:
個人化──從高度、擺位、器材擺放,完全量身訂造。類似於英文的Custom。
以上,請指教.....
__________________
男人的浪漫...就是沒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