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billyang
小弟以為很多所謂的藝術片會看不懂其實會有一些背景因素
1.文化背景不同...例如樓上所提的阿莫多瓦,在當地不過是通俗片,侯麥在法國也是雅俗共賞的小品
2.年齡經驗未到...歷盡滄桑的人看片多有感觸...,廿歲看的片子,卅歲拿出來看也會不同
3.功課做得不夠...事先了解一下片子/導演的背景會有幫助的
電影之所以會被稱為第八藝術,就是因為他不只是好萊塢的聲光娛樂,看慣了美國式邏輯的我們,要去廣為接受他地的思辯方式(尤其是多元的歐洲)需要一點努力,美國式的邏輯不是不好,而是我們應該學習多去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會進步,或者不受限於一種邏輯.
我自己用來練習的一種方式就是寫影評給自己看,練習用簡短的文字萊描述這部電影,多多練習後,發現自己的確慢慢在進步,尤其是心靈的成長,分享之.
借用一句話,看不懂沒關係,有感覺最重要
...但是,試著去把感覺寫出來會更爽....:->
|
嗯.....說的好ㄋㄟ
我也是比較喜歡看這種花時間去想的電影
怎麼說呢...個人感受吧
我也常常覺得這類藝術片(其實我不太想這麼說ㄋㄟ,感覺好像離我們很遠)
其實就是在捕捉我們生活所遺忘的部分和相同事情的不同觀點
一方面展現時代精神...一方面讓我們去感受編導的思維脈落
乃至於在看電影的時候與角色對話或互動....
進而看到一絲絲或大量的詼諧或感動...
這種感受...在透過期待驚訝與持有懷疑的心態下....(嘿嘿....常常有新發現...爽)
我覺得對我們心靈上的成長都很有幫助ㄋㄟ (講的好像太偉大了 -_-!!! 糟)
BTW
我覺得啦....如果單純的一件事能想成不單純...甚至複雜
其實其實還給他蠻有趣的說....^^
大概就是這樣囉~~
__________________
Cogito, Sum(我思,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