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續...
不過不提這些,還是回頭看看這部電影。
因為痛失未婚妻,所以科學家窮極心力發明了時光機器,打算回到愛人遇襲的前一刻將她救離意外現場;但才把未婚妻自壞蛋將會出現的場景拉開,她就因另一場意外喪命。科學家於是把希望放在未來,期盼未來的人類有足夠的智慧能夠告訴他:為什麼他不能改變過去?而在往未來的時光旅程上,科學家因故昏厥,再醒來時地球已然物換星移得不可思議。人類分成地上以及地下兩支種族,地下族群甚至還分隔成了數個階級;科學家同地上人成了朋友,而在闖入地底解救女主角時遇上了地下人看起來似乎頗有頭腦的統領。這個時候,科學家提出了讓他在時光中晃盪、打算尋找答案的那個問題:為啥我不能改變過去。
然後,他得到了關於因果律的答案。
地下人統領說,因為未婚妻的死,所以科學家才得以發明時光機,所以這兩件事互為因果;科學家駕著時光機回到過去,無論如何未婚妻都得死於非命。地下人統領甚至很不爽地暗示,現下的地球變成這副鬼樣子,科學家得負一部份責任。這個部份,就是讓我覺得小威爾斯沒把故事講明白的地方。
怎麼說呢;一般來講,因果論是像雞生蛋一樣的事情。
也就是說,誰生了誰,這是沒法子取代的;回到過去把誰給宰了,這個誰的後代就不會出現。這是很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如果把誰死了,所以什麼才能被發明出來套上來,似乎就有點不倫不類似是而非──畢竟,電影裡頭還把愛因斯坦的名字拉了進來,很明顯地在暗示科學家主角本來就對時光問題很有興趣;未婚妻的橫死也許是催化劑,但並不該是真正參與反應的物質。
或者,我們放開眼界,把因果關係想得廣一點如何?
因為這個果(時光機被發明出來)已經成真,所以過去的一切都算得上是此果之因;所以在遙遠未來的地下人統領才能夠指責科學家,必須為現下地球的情狀負上責任。在這種說法裡頭,未來成為已然註定的事實,那麼就算科學家回到原來的時代試著去做一些不同的玩意兒,那麼在未來地球還是會變成一模一樣的鬼德行沒啥不同;地下人統領這脾氣算是白發了。
明白吧?因果律是這部片子的重點,但卻講得面貌模糊。
其實,要是用上平行宇宙的想法,就能夠解決一部份問題;也就是說,回到過去做些不該有的什麼,然後歷史的進程就產生了一條支線,未來將朝著不同的方向伸展。但如果在這個故事裡頭放進平行宇宙的觀念,又容易讓本來結構就不怎麼堅固的因果律搖搖欲墜──如果科學家成功地搭救了未婚妻,那麼他將永遠無法回到自己原來出發的未來原點(因為未來將會轉向發展),故事繼續發展下去,地下人統領的因果論教訓還是會變成胡說八道。
好吧,說了這些,聽來大約已經有點吹毛求疵的感覺。
藝術創作本來就不是硬裡子的科學推衍,在創作者與閱聽者彼此心照不宣的情形下,原本就能容忍某種程度的遷就。但在容忍與遷就之後,利用剩下的有趣變數敘述一個完整圓熟的故事,就該是創作者該盡的責任。我還是喜歡時光旅行所產生的種種有趣情節,畢竟,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時間身為一個我們無法看見觸摸卻能真實感知的軸向,讓我們只能依序像小學生排路隊一樣一個挨著一個乖乖地前進,想像我們能在時間軸上來回躍動為所欲為,無論如何都是件有趣的事兒。
只是,當時光機器 power ON 的時候,我希望能帶回一些超越時光的好故事。
0204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