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技安蘿蔔頭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
文章: 1,961
毛利元就的初陣

戰國時代,雄霸一方的大名們,有些人在初陣時就表現出過人的軍事才華,例如武田信玄、伊達政宗等人,但在初陣時就遭遇到自家的危急存亡關鍵,並對付絕對壓倒多數的敵軍,還能夠戰勝的人,就是毛利元就。

一直以來,毛利家都是從屬於大內家的勢力下,永正四年時,大內家在京都作戰,毛利家當主毛利興元也派兵赴京參戰。因為近畿的戰爭長期持續下去,戰況不見起色。老謀深算的尼子經久突然自戰場返回出雲,想趁著中國地方對手兵力空虛時,趁機擴張領土。本來大內家為防止安藝的混亂,派遣了安藝國舊守護武田元繁回國。沒想到武田元繁受到尼子的挑撥,開始不滿於大內家的支配。因而開始了對安藝國人領主的支配行動,以恢復舊安藝守護的權力為目的,這就是毛利元就的初陣----安藝有田城合戰。

安藝有田城合戰,是武田元繁集結了安藝國人領主三入高松城主熊谷元直、八木城主香川行景、己斐城主己斐宗瑞為主,以及飯田、山田、遠藤、福島新里、入江、山中、溫科諸氏近六千人的優勢兵力,進攻小田信忠的有田城,援助有田城的勢力,只有吉田毛利氏、新庄吉川氏而已,跟有田城的軍隊加起來總兵力不滿一千五百人。

當時的毛利家,本來沒有參戰的打算,因為當主興元才剛病死,幼子幸松丸即位,整個毛利家真是「愁雲慘霧」,根本不敢輕啟戰端。但沒想到武田軍除了包圍有田城之外,其餘的軍隊居然往毛利元就的猿掛城附近進軍,並在民家放火。元就帶領150餘人(別忘了毛利家是小小豪族)出擊,擊退熊谷、山中等前來放火騷擾的軍隊六百餘人。

緒戰勝利的元就,立即遣使至郡山城,集合了自相合元綱以下約七百餘人,以及吉川家的三百餘人,近千人的軍隊前往有田城。武田元繁早就知道毛利軍的即將到來,所在中井手已做好了防禦工事,由熊谷元直軍(500餘)守著,等待毛利軍的進攻,自己則好整以暇的等待毛利軍疲憊以後,意圖從毛利軍的背後夾擊。

原本在遠方對熊谷軍放箭的毛利元就,察覺武田軍的可能意圖,立即下令軍隊一分為二,一部份防止後方武田主力軍的可能攻擊,自己挑選精銳300餘人向熊谷軍全力突擊,以率先擊破人數較少的熊谷軍為目標。元就殊死奮戰的結果,敵將熊谷元直被弓箭射中額頭而死,被吉川家的宮庄經友割下首級。這場勝利,讓毛利軍反客為主的取得先機,使武田的計謀還未有施展的機會就瓦解了,但是戰局依然是武田軍掌握絕對優勢。

得知先鋒猛將熊谷元直戰死消息的武田元繁,僅留下700餘人繼續包圍有田城,帶領全軍五千餘人向毛利軍突擊。毛利軍遇上了絕對多數的武田軍,隊形逐漸崩潰,但元就身先士卒,勇猛的鼓舞士兵向前進擊,雖然逐漸穩住了敗勢,但毛利軍的敗亡幾乎已經是時間問題。看到毛利軍敗勢已成,意氣風發的武田元繁,準備給毛利軍最後一擊,以結束戰事。因此親自帶拿槍騎馬領兵進攻,毛利元就見機不可失,下令部下一齊向武田元繁放箭,結果讓原本勝利在望的元繁,莫名其妙的被當胸一箭射死,屍體掉落在又打川上。

有田城合戰,也被稱為中井手、又打川之戰。初陣的毛利元就,沒有任何戰略上的優勢,以極為少數的軍隊,奇蹟似的獲得勝利。這一年,毛利元就才二十一歲。


PS (一個人打贏十個人的機率)小於(十個人打贏百個人的機率)小於(百人打贏千人的機率)以此類推...這是我判斷戰役勝負難度的方式,很淺顯吧!
舊 2002-11-06, 02:45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技安蘿蔔頭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