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Dolby Digital(AC-3)
Dolby Digital就是先前大家常聽見的Dolby AC-3環繞音效,Dolby實驗室現在將其改名為Dolby Digital,原因可能有二:原本AC-3在電影院使用時稱為Dolby Stereo Digital,家用AC-3的正式全名則是Dolby Surround AC-3,弄得許多人都有點混淆不清,乾脆就把電影院及家用同時改為Dolby Digital統一名稱;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為了因應DTS公司也走入家用市場,Dolby Digital可以與在商標上大大註明「Digital Surround」的DTS系統一較長短,同時念起來也比較簡明有力。
現稱為Dolby Digital / DD.(電影) 5.1聲道音訊之數位壓縮格式環繞音效 (壓縮率約10:1),現在為家庭劇院擴大機之基本音效規格。
最早使用Dolby Digital環繞音效註碼的影片是一九九二年的《蝙蝠俠2》,現在已經有超過一千部以上的影片使用此種環繞音效(陸續還在增加中),而全世界裝設相對應硬體設備的電影院也有五千多家,Dolby Digital、DTS與SDDS可以算是目前最流行的幾種電影環繞音效標準,而Dolby Digital是最先打入家用市場的。
DTS
目前專業電影院裡面的環繞音效系統,所呈現的是Dolby Digital、DTS及SDDS三雄頂立的局面,特別是前兩者的競爭更是激烈。原本Dolby實驗室先前的Dolby Stereo系統在電影院已經獨霸了好多年,最近這幾年除了Dolby公司自己將舊有的Dolby Stereo升級成Dolby digital系統之外,Sony公司推出稱為SDDS的環繞系統,而位於洛杉磯附近的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s,數位化劇院用系統)公司也推出DTS系統,第一部採用DTS音效的電影就是大名鼎鼎的《侏儸紀公園》。這三種系統的音效儲存方式都不太一樣,但與先前的Dolby Stereo舊系統比較起來,最大的改良都在於環繞聲道變成立體聲設計,同時環繞聲道也能發出頻率更高的高頻與頻率更低的低頻,如此一來空間的包圍感更好。AC-3與DTS系統都是全數位5.1聲道環繞音效,兩者有什麼不同呢?因為碟片的儲存空間有限,所以必須作相當程度的壓縮與編碼,AC-3採用大幅刪減理論上人耳無法聽到的微弱聲音,而DTS則是以提昇數位空間的利用率,來達到資訊減量的目的,所以AC-3的壓縮比高達12:1,資訊傳輸率每秒384Kbps,而DTS的壓縮比只有3:1,資訊傳輸率則上升至每秒1141Kbps,幾乎是AC-3的三倍,從數據上看來DTS是優於AC-3,而實際上聽起來的感覺也是如此,無論是聲音的傳真度或是聲道的分離度,DTS都明顯勝過AC-3,當然碟片的製作品質才是優劣的最重要因素
[以上文章來源為~家庭電影院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