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要唱衰三寶?
川普的「2,000美元關稅紅利」或許是聰明的政治操作,但卻是巨大的經濟豪賭
https://edition.cnn.com/2025/11/11/...tariff-stimulus
紐約報導 —在所有政策中,民調表現比川普經濟更差的,幾乎只有他那幾乎前所未見的大規模關稅措施。
白宮顯然希望扭轉外界對經濟與關稅政策的負面觀感,最近再度拋出一個大膽構想:將關稅收入重新分配,用來資助發放給中低收入美國人的2,000美元紅利支票(dividend checks)。
這樣的「關稅回饋金」確實容易博得選民好感,也能幫助那些經濟上掙扎的人。但撇開政治效果不談,這項構想在經濟邏輯上卻難以自圓其說。
經濟學家告訴CNN,關稅不太可能帶來足夠的收入,去支付川普總統所承諾規模的紅利支票。
如果所有關稅收入都被拿去發放紅利支票,那麼將毫無餘力削減38兆美元的國債——這又是川普的另一項承諾。依照設計方式不同,這種紅利支票甚至可能進一步增加美國債務負擔。
歷史經驗顯示,若民眾收到政府寄來的支票,許多人會將這筆錢部分或全部花掉。這會刺激需求,但不會增加供給,進而惡化生活成本高漲的問題——這正是美國人對經濟不滿的核心。
「如果你的目標是抑制通膨、讓物價更親民,那這一切正好是反效果的做法,」
聯邦稅務政策基金會(Tax Foundation)聯邦稅務政策副總裁艾瑞卡•約克(Erica York)在接受CNN電話訪問時表示。
「破窗求變」時刻?
正因可能推高物價,**直接發錢(stimulus checks)**通常僅限於經濟低迷的緊急時刻,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或新冠疫情期間。
即便在疫情時期,刺激支票也被認為是導致通膨危機的部分原因。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估計,美國在疫情期間的財政刺激對年通膨率的貢獻達2.6個百分點。
當然,現今的美國經濟情況截然不同:失業率相對低,消費支出仍具韌性,儘管分布不均。
然而,民調與最近的選舉結果顯示,美國人對生活成本的憤怒依舊高漲。例如,《華盛頓郵報》最新民調顯示,僅37%的美國成年人贊同川普處理經濟的方式,高達62%的人表示不滿。
川普經常宣稱美國是「全世界最火熱的國家」,但他同時又主張花費數千億美元發放紅利支票,這兩者難以並存。
此外,許多美國人預期今年春天因川普的大規模減稅與縮支法案而獲得更高的退稅。
「風險在於,若你在減稅退稅之外再發一次刺激支票,
經濟可能會過熱,太超過了。」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美國副首席經濟學家麥可•皮爾斯(Michael Pearce)說。
3,000億美元的價碼?
根據《華郵》民調,川普的關稅政策在民眾間的支持度甚至低於他對經濟的處理。約有三分之二的美國人不贊成關稅。
但確實無可否認,自川普上任以來,關稅收入暴增。
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自本會計年度(10月1日)開始以來,聯邦政府已收取360億美元關稅收入,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自川普上任以來,聯邦政府累計收取了2,210億美元的關稅(包含既有與新增關稅)。
政府尚未公布「關稅紅利」的具體方案。依據稅務基金會的約克估算,即使排除孩童,並將收入上限設為10萬美元,這樣的紅利支票總成本也約為3,000億美元。
這遠高於該基金會預估2026年新增關稅收入2,170億美元的規模。
「這是一個非常不切實際的構想,」約克說。
「毫無意義又愚蠢」
約克也指出,若最高法院裁定川普援引「緊急權力」加徵進口關稅的行為違憲,那預期的關稅收入中約四分之三可能因此泡湯。
白宮未回覆CNN關於誰能領取關稅紅利、計畫成本為何、以及政府是否評估過通膨與赤字影響等問題。
不過,一名白宮官員仍為貿易政策辯護:
「川普總統的關稅正在重塑全球貿易、促進製造業投資、保護國家與經濟安全——同時也為聯邦政府帶來數十億美元收入,」
該官員表示。
「政府致力於把這筆錢用在真正造福美國人民的地方。」
曾在喬治•W•布希政府任職、參與2001年退稅支票發放的道格拉斯•霍茨-伊金(Douglas Holtz-Eakin)表示,川普的構想「毫無道理」。
「這在經濟上沒有任何基礎,我懷疑它根本行不通,」
現任「美國行動論壇」(American Action Forum)主席、偏中右翼智庫學者霍茨-伊金說。
密西根大學經濟學教授賈斯汀•沃爾弗斯(Justin Wolfers)也對CNN直言,對民眾課關稅再發支票還回去「完全不合邏輯」。
「這簡直瘋狂、不公平、毫無意義而且愚蠢,」
沃爾弗斯說。
「如果關稅讓美國人變得更窮,那最簡單公平的做法,就是不要徵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