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 Member
|
台灣社會既笑貧也笑娼
與是貧是娼關係不大 . 貧娼只是笑或不笑的對象而已
關係最大的是為什麼笑 . 也就是作用發生因素 ~ 社會本能及對倫理的認識
不笑貧不笑娼也是根據於此
社會人對貧娼反應往往是心理慣性制約罷了 . 是後天養成的社會本能近乎無條件直覺 . 根底是沒有理由的 + 理由是後天構建的不在根底內
行為上 . 跟伸手向經過馴練的狗握手 . 狗就會握手 ; 愛國者見國旗就敬禮 ; 崇佛者見佛就拜 ; 見錢眼開 ; 青鳥逢藍必反 ; 愚忠愚孝 ...
一樣 . 不問為什麼做 . 做就對了
有種思想模式叫理性 . 有種觀察虛擬立場叫客觀 ~ 有機會擺脫心理慣性制約 . 遠離默守成規盲目群性
選擇笑或不笑因人而異 . 可根據謹慎思考不根據直覺情感信仰群盲 .....
倫理有個理字 . 它是講理的 . 不是無條件迷信的
__________________
1200塊的操級粗工
|